北京平谷成功试点全民医保

2009-06-27 10:12:34    来源:  作者:

  老百姓最关心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有望得到缓解。据悉,全国范围内的全民医保试点方案破题在即,全民医保方案有望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在向大会提交的《尽快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建议》的提案中,专门提到我国现在医疗保险覆盖面小的问题。

  我国有13亿人中,只有2亿城镇居民有医疗保险,加上1.7亿农村地区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总共只有3.7亿人口能享受医疗保险,尚有近10亿人口无医疗保障。正是因为没有达到全民医保,所以才让老百姓直接感觉到看病贵、看病难。在美国,看病同样也很贵,但美国人都有医疗保险,所以他们就不觉得看病贵了。因此,要想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必须建立健全完整的医疗保险体系。

  全民医保北京平谷试点平稳过关

  平谷试点,为北京公费医疗改革打开缺口。

  今年4月,平谷区率先将全部公费医疗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企业职工享受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按照北京市劳动保障部的设计,平谷的试点方案将在整个北京地区推广。

  作为北京公费医疗改革的样本,平谷一改成名。

  “北京市政府早在2001年就颁布了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为了推动并轨的进行,2004年时任北京市长的王岐山亲自签发文件,下调退休人员门诊费用的起付线,从1500元降到1300元。但北京云集政府机关,实施难度很大,因此迟迟按兵不动。”一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官员告诉记者。

  选择在此时试点推广,是因为“全民医保”已经箭在弦上。

  一位参与《社会保险法草案》讨论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处于讨论阶段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是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虽然立法和执法中间有一个过渡期,但是留给逐步取消公费医疗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论是处于审议之中的法案,还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已是大势所趋,逐步建立一体化保障体系已经开始倒数。

  去年年底,平谷对区内公费医疗费用开始测算,到今年4月份正式实施,随后北京海淀、西城区也将加入试点,在试点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将为北京下一步全面并轨打下基础。

  “当时市劳动保障局的意思就是,在北京远郊区县搞一个,城区与近郊各搞一个。我们这里享受公务员待遇的大部分群体,特别是退休人员呼声比较高,要求医疗进行改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有提案、议案。”平谷区劳动保障局局长刘忠对本报回忆说。

  在年初参加市劳动部门召开的相关会议时,包括西城、海淀、密云、怀柔、门头沟、大兴等六七个区县都对公费医改表示了强烈的兴趣,最后平谷拿到试点。

  当地一位退休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区原来公费医疗待遇相对其他地区并不算高,算算加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以后待遇反而提高了,这也是咱们区试点这么顺利的原因,阻力相对小一些。”

  除了退休人员对并入基本医疗有要求,区政府也有自己的考虑。

  平谷区政府的领导为研究公费医疗改革开过几次专题会议,在会上有人提出,与其不断调高公费医疗标准,索性不如从体制上直接改革,并入基本医疗。

  平谷区的经济总量和整体发展水平在北京十八个区县里并不靠前。2007年,平谷区的财政收入为9.1亿元;而同年,朝阳区的财政收入则超过141.5亿元;西城区则约为97亿元左右。

  “原来我们想这个工作有一定的阻力,但是推动的过程中发现过渡比较平稳,基本上没有阻力。”经过近两个月的试点,刘忠觉得,“目前的状况和原来设想的一样。”

  目前,平谷区机关以及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共有工作人员约21600人,已退休人员有6200人。

  “我们这里取消公费医疗阻力虽小,但还是有。”平谷区医保中心副主任朱衍力告诉记者,原来两万多人的报销在医院和单位,现在全部转到区医保中心。原本人手不多的医保中心现在工作量已经接近饱和。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