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涨价 东阿阿胶等老牌企业纷纷提价

2011-01-18 17:40:57    来源:  作者:

  中国中药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涨幅在5%至180%。其中28%涨幅超过51%,2%超过300%。冬虫夏草、水蛭、松贝母、青贝、阿胶、西洋参、太子参等位列上升榜首。中药材持续涨价明显增加了医院中药制剂的成本和消费者的负担,也给中药企业带来成本压力。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贾海彬分析认为,由于许多中草药品种都依赖人工种植,粮食价格提高后,药农改种粮食作物,减少了白芷、黄芪等生长期长、成本高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导致产量减少,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此外,社会需求量急剧增加,游资推动市场价格急速变化,物价整体上涨引起连锁反应也是涨价的原因。

  部分老牌药企打提价牌

  2011年伊始,新一轮传统中药品牌涨价迎面而来。东阿阿胶1月6日发布公告称提高阿胶出厂价,调价后的阿胶块每公斤出厂价将近千元,这是东阿阿胶有史以来涨幅最大的一次。

  此前一周,片仔癀药业和桂林三金也同时宣布调价。在整体药价存在下降压力的背景下,面对西药替代品的强劲竞争及消费者对药价的高度敏感,一些中药厂商却似乎想通过提价以图度过成本上涨危机,而并非从解决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问题上下手,对此做法,颇受质疑。

  品牌企业调价或成趋势

  去年,东阿阿胶就曾四次提价,今年,东阿阿胶公告称,决定自2011年1月7日阿胶块产品出厂价上调幅度不超过60%,超过此前四次累计涨幅。此外,片仔癀药业也采取了提高出厂价的策略,自2011年1月1日起,片仔癀提高其产品在国内的销售价至为220元/粒,涨幅为10%,出口销售20.5美元/粒,涨幅为17%;而桂林三金也从2011年1月1日起,上调三金片6%、桂林西瓜霜6%、西瓜霜润喉片8%的供货价。

  从这些上市公司对提价的解释,不难看出原料上涨给中药企业的压力。东阿阿胶方面称,涨价是由于农业机械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通货膨胀预期下养殖成本大幅增加,国内毛驴的存栏量逐年下降,阿胶的主要原料驴皮资源日趋紧张,收购价格不断上涨。而桂林三金则表示,调整原因是由于原、辅、包装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制造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该公司人员表示,此次上调主要针对出厂价,对消费者来讲,在终端购买药品价格将有何种变化目前尚不可知。该公司称,此次调整是在相关部门批准的价格范围内。

  有证券分析人员认为,去年全国市场上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涨幅在5%~180%之间,涨价范围和幅度都为历年罕有,通过对价格传导链条和国内主要中药产品的分析,在原料走高的背景下,品牌企业调价已成为趋势。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