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鸡西市周边地区的穆棱、鸡东、林口、新城、滴道、城子河、梨树、八面通、永安、恒山、龙爪等20余个市县、乡镇和百余个村屯,是黑龙江野生药材主产区之一,药材总产量占全省15%左右,品种200余个,目前产新已结束。今年野生药材产新概况是:采挖人员同比减少60%,产量同比下降40%,多数品种价格稳定,居高不下,部分品种价格小幅上扬,收购商同比下降50%。穿山龙收购价(下同)5.5—6元(千克价,下同),同比持平;北五味子鲜品为4—4.5元,干品为30—35元,同比下降200%多;威灵仙鲜品为2.2—2.6元,干品为7.8—8.5元,同比上涨10%;白头翁鲜品为2.5—3.1元,干品为10—11.5元,同比上涨15%;玉竹鲜品为1.8—2.2元,干品为7.5—9.5元,同比上涨10%;平贝母少人收购,价落低谷,统货(干品)20—21元,农民惜售;猪苓产量同比减少60%,价格由上年的80—85元,上涨至85—90元;白鲜皮(干品)为10.5—12.5元,同比上涨0.5元;关黄柏(干品)由上年的6—6.2元,上涨至7—8元;刺五加(根统)4—4.5元,与上年持平,但总产减幅70%。
2、内蒙古阿荣旗
内蒙古阿荣旗为野生药材主产地之一,野生药材总产量全区15%左右。近期产新已经结束。由于今年采挖人员较往年减少60%左右,导致野生药材总产量较上年减少50%以上。由于产量少,加之产地分散,给收购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增加了采购、运输成本,但野生药材价格并未同步大幅上涨,所以来产地采购的收购商减少,同比减少70%左右。产新后,多数品种价格与上年相比居高不下,部分品种价格小幅上涨,主要品种有:苍术(半撞皮)收购价(下同)由上年的(下同)的8.7—9元(千克价,下同),上涨至9.2—9.4元;白鲜皮为10—12元,同比上涨0.5元;赤芍为9.8—10.1元,同比上涨0..2—0.3元;威灵仙为7.8—8.4元,同比持平;金莲花产量已降至90%左右,统货50—60元,同比上涨5元,一级品为70—80元,同比上涨10元;关防风为45—50元,同比上涨5—7元;穿山龙为6—6.2元,同比上涨0.2—0.3元;知母为7—9元,同比持平;升麻为6.5—9元,同比持平。
3、内蒙古海拉尔
内蒙古海拉尔市为道地药材主产地之一,野生药材总产量占到全区15%左右 。“立秋”之后,药材采挖已告一段落。据常年到海拉尔采购的几位老药商介绍今年采挖药材的人员较往年减少约六、七成,各类药材的产量大幅度减少,导致大货难求,批量成交不多,基本上是零星入手,一个月收不到1吨货,许多收购商闻讯离去。产新后收购价与市场价居高难下,多数品种价格走势坚挺,少数品种价格小幅上扬,近期海拉尔药市各类药材的价格走势是:关防风收购价(下同)与市场价格(下同)分别为46—51元(千克价,下同)和53—63元,同比平均上涨2—3元;白鲜皮价格分别为12—13元和14—17元,同比持平;赤芍价格分别为7—8.5元和10—12.5元,同比平均上涨1—1.5元;穿山龙价格分别为5.8—6.2元和7—8.8元,同比持平;金莲花价格分别为50—58元和70—80元(一级品),同比上涨8—10元;柴胡(黑统)价格分别为31—53元和37—58元,同比上涨5—7元;关黄柏价格分别为7—8元和10—11元,同比上涨1—2元。
4、黑龙江黑河周边地区
黑龙江省黑河市周边地区的孙吴县、逊克县所辖24个乡镇,是黑龙江野生药材主产地之一,总产量约占全省总量的8%左右。今年野生药材产新已于近期结束。据孙吴、逊克两县药农和药商反映,今年野生药材产量极少,仅为今年的20%—30%左右,主要原因是产地少人采挖,当地流动药商因微利少人收购,外地药商因货少、路途遥远无人问津,导致该地区药材走势有价无市。据当地药农报道,流动药商收购价格主要为:穿山龙5.5—6元(干品,千克价,下同),苍术6.5—7.5元,白鲜皮9—10元,赤芍7—7.5元,纯熟北五味子40—45元,猪苓78—81元,玉竹9.5—10.5元,关黄柏7—8元,威灵仙7—9元,升麻6—7元,刺五加2—2.5元,两头尖13一15元,北豆根3—3.5元。以上价格基本与上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