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笔者调查,今年以来,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药材市场上常用的树皮类药材有23个品种,其中销量增加,价格上涨的品种有10个,占到总量的43%;销量增加,价格稳定的品种有9个,占到总量的39%;销量减少,价格下降的品种有4个,占到总量的18%。
现将东北药市树皮类药材中的5个亮点品种的具体走势点评如下,仅供业界同仁参考。
关黄柏:为芸香科落叶乔木植物黄檗除去栓皮的树皮,以树皮的内皮入药,味苦,性寒。功效清热除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为东北三省道地药材之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市场需求量与销售量居树皮类药材之首。
据报道,国内外市场对关黄柏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之势,由2001年的1000吨左右,增加至2005年的2000吨左右,2006—2007年又增加至3000吨左右,今年预计将增加至3500吨以上。但因野生关黄柏已趋枯竭,产量逐年大幅减少,今年产量不足1000吨,市场缺口高达2500吨左右,三省早已无大货供应市场。虽然有朝鲜进口黄柏接济市场,但近几年朝鲜来货每况愈下,进口量由往年的3000吨锐减至近年的500—800吨左右。据悉,各地药市库存已基本消耗殆尽,供需矛盾凸显,拉升价格逐年上涨,今年药市价格已由上年的6—7元(千克价,下同),上涨至近期的10.5—11.5元,涨幅为64%。预计关黄柏后市价格仍有上行空间,但不会暴涨。
川黄柏: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2005年《中国药典》颁布后,国家有关部门明文规定,川黄柏与关黄柏将按两种药材进行管理,于是,在关黄柏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医药与医疗单位大量启用川黄柏,用量在逐年增加。据悉,从2006年起,东北三省每年都从关内采购川黄柏约300—500吨左右。但由于今年主产地四川地震受灾,湖南遭受冰雪冻灾,广西产不足需等原因,导致今年关内来货日渐稀少,加之路途遥远,供货时有中断,库存无力补充,市价已由上年的7—8元,近期上涨至10.7—12元,涨幅为50%,预计后市价格仍将小幅上扬。
刺五加:以野生品供应各地市场,为东北三省特产之一,以根、根茎、茎、皮、叶入药。刺五加皮可分为内皮、筒皮和混皮三种,有祛风除湿,强筋骨,扶正固本,益智安神,健脾补肾的功效。刺五加不但药用,还拓宽至保健品、饮料、酒类等行业,并大量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北美洲等许多国家和港澳台市场。由于刺五加资源连年无序采挖,产量逐年大幅减少,今年东北已无大货供应国内外市场,加之主产地严管,无证禁运,导致刺五加皮供应量不足300吨,市场缺口在300—500吨左右,致使价格大幅上涨。历史数据表明,上年混皮、内皮、筒皮三种价格分别为4—5元、10—12元和7—8元,分别上涨至近期的6.5—7.5元、19—21元和13—15元,涨幅分别为56%、81%和47%。后市价格将小幅上涨。
白鲜皮: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的根皮 ,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为东北三省道地药材之一。上年至今产地野生资源大幅减少,今年产新已结束,产量同比减少三成以上,市场缺口高达2000吨左右。由于产不足需,多商在产新期间去产地争购,部分大户开始囤积,拉升收购价与市场价同步上涨。产地收购价由上年的8—10元,上涨至13—14元,市场价由16—19元,上涨至18—20元。后市价格将小幅上扬。
五加皮:为五加科落叶小灌木细柱五加皮的根皮,功效祛风湿,强筋骨,利尿,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腰膝软弱,小儿行迟,水肿,小便不利等症。主产于湖北、河南、四川、安徽等地。由于药食两用,东北药市需求量逐年增加,已由2003年的20吨左右,增加至今年的100吨左右,但产地连续几年受灾减产,加之价低少人采剥等原因,导致来货日趋减少,时有脱销,拉升价格呈逐年上涨之势,而且涨幅较大,2005—2006年为6—7元,2007年上涨至18一20元,今年已攀升至26—28元,产地货源缺口加大,后市价格有望大幅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