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社区医疗服务站,居民习惯称之为“社区医院”。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联合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新方案)。新方案强调要“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社区医院”要在居民医疗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之前的8月5日,市政府曾出台《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到2009年底,社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占市区门(急)诊总数的50%以上。
而当前,市区多数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处境十分尴尬:人才匮乏,设备落后,就诊率低。出现这种局面的症结何在,“社区医院”如何才能获得老百姓的认可,有关部门如何推动社区医疗机构走出困境?自今日起,本报推出“关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系列报道,希望能给我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改变现状、成功“突围”有所帮助。
同在社区,境遇不同
一名值班医生,6张病床,只有一名患者在输液;半个小时内,无一位居民前来就诊……这是记者10月29日下午在市区南竹岛卫生服务站看到的情形。谈起服务站当前的生存状况,这位医生无奈地说:“日子不好过……”
连日来,记者曾先后走访市区多家社区医疗服务站,各服务站与南竹岛服务站的情形大体相同:
10月26日下午3时30分许,在西门外社区卫生服务站,近260平方米的诊所内,只有一名患者在输液。当天的值班医生介绍,当天他仅接待了3名患者;
10月26日下午4时许,同心路卫生服务站只剩下一名护士在值班,服务站里没有患者;
10月30日下午,记者在途经市区花园北路时,发现市口腔医院设在这里的社区医疗服务站早已“人去楼空”。
然而,与公办的社区医疗机构门可罗雀的冷清场景相比,社区一些私人诊所却是患者“盈门”。
10月30日上午,记者走进古北二巷一家私人诊所。这家诊所面积不大,共有7个床位,每一个床位都非常整洁。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有1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由于诊所里患者较多,他们不得不将中医门诊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一位姓于的护士介绍,他们一天平均能接诊患者20余名,其中还不包括前来买药、咨询的。古北二巷居民张起全正好陪孩子在这家诊所输液。他对记者说:“这里看病实惠,服务态度也非常好。”
社区私人诊所红火不是个案。10月30日上午,记者在古寨东路的一家私人诊所看到,两个输液室都躺满了输液的患者,治疗室内也有五六位问诊的患者。家住古寨东路的王志明说,在医院,一盒降压药要卖15.8元,而这里只卖15元。
软硬件不足缺乏竞争力
同样身处社区,为何私人诊所红红火火,而社区医疗服务站却冷冷清清?市民于女士认为,服务站就医环境差,药价不便宜,医生的服务态度也不好,相比之下,私人诊所就要好得多。于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她的手指划了道口子,在神道口附近的一家社区医疗服务站,医生对伤口也不消毒,只是撒了点药粉,简单地进行了包扎。她回到家后,又去了附近的一家私人诊所,医生不仅认真地为伤口消毒,包扎也非常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