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平贝母产新调查

2008-06-21 10:14:42    来源:  作者:

    从5月5日到6月5日,(“立夏”到“小满”)这段时间,正是东北三省地产药材平贝母产新的旺季。2008年之前,东北平贝母已成为药材市场上名副其实的“烂市品种”,价格低迷已持续5年之久。

    今年东北三省平贝母产新后产销形势怎样?是在2004—2007年销势低迷、价落低谷的基础上持续走低还是有跃出低谷的可能?这是广大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最为关注的焦点。在平贝母的产新前后笔者对三省产区和市场进行了采访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今年东北三省平贝母产新后的产销形势可以用四句话概括:产量居高不下,各地库存爆满,市场少人问津,价格持续低迷。

    现将东北三省平贝母产新前后的市场走势报道如下,仅供药界同仁参考。

    一、概述

    平贝母(别名平贝、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平贝母的鳞茎,与我国川贝母、浙贝母“三分天下”。其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开郁散结。用于治疗肺热咳嗽,久咳痰喘,心胸郁结,烦热吐血,肺炎、肺痈,支气管炎、喉痹、乳痈、咽喉肿痛等症。东北平贝母是我国较为名贵的传统大宗药材,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在国内外中药材市场上颇受青睐。平贝母同川贝母、浙贝母一样,其药用价值较高,应用范围较广,在我国诸多古医籍中多有记载,如:《本经》、《本草纲目》、《本草汇编》、《本草正》、《本草纲目拾遗》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贝母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均有镇咳作用;贝母碱还有解痉、降压、抗溃疡等作用,此外还有中枢抑制作用,有镇静、镇痛作用。

    二、历史回顾:高价刺激,扩种不止

    回顾历史,是为了“温故而知新”,意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物极必反,谁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谁破坏了市场“游戏规则”,谁就要受到惩罚,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回顾东北三省农民种植平贝母的历史,可谓先有高价之喜,后有烂市之悲,悲多喜少,归根结底都是扩种惹的祸。

    1.高价刺激,一哄而起,种植面积飙升

    东北平贝母原为野生品种,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及辽宁东北地区。由于野生品在上个世纪70年代已趋枯竭,市场供不应求,市价由4—6元(千克价,下同),上涨至10—15元,高价催生人工种植平贝母应运而生。到了90年代,价格持续上涨至20—30元。按当时市场收购价10元计算,每亩每年纯收入可以超过1000元,是种植玉米、大豆和水稻纯收入的10倍。在高价刺激下,21世纪初,东北三省种植平贝母的面积已由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600—700公顷(估算,下同),飙升至6000—7000公顷左右,增长了10倍。2001—2002年市价再一次上涨至50—60元,每亩纯收入已高达5000元以上。高价进一步刺激平贝母种植一哄而起,不但产区的农民种,林业工人和农场农工也种,甚至城镇的赋闲人员也种,导致种植面积再次飙升至13000公顷以上。2003年,药材市场上的平贝母价格暴涨至260—270元的历史天价,亩收入高达2万元左右。于是,东北三省的种植面积又骤增至16000公顷以上,产量也由上个世纪90年代的1000吨,狂增20000吨左右,增幅高达20倍,

    2.效益驱动,扩种不止,产量有增无减

    市场没有永远的高价。到了2004年,由于平贝母产量严重的供过于求,导致价格由沸点的260—270元,快速降至冰点的30—40元,市场产销无人问津,成为名副其实的烂市品种。在2004年,平贝母价格跌入谷底之后,按常理农民不应该再种,应该大幅度调减种植面积,改种其它市场急需的品种。但事与愿违,2004—2007年,农民不但不调减种植面积,反而继续保留在地面积,扩种不止。那么,农民缘何不接受教训,持续扩种呢?要害仍是效益驱动。采访中农民和笔者算了一笔效益帐:按烂市后市场的统货收购价14—16元计算,每亩三年总产量为600千克,总收入应为8400—9600元,扣除总成本3300—3700元,三年纯收入为5100—5900元,每年每亩纯收入当在1700—1900元之间,这一收入仍然高于种玉米、大豆和水稻的总收入。所以农民乐此不疲,扩种不止。

    三、产销现状:产量攀升,销售受阻

    1.产区分布

    黑龙江主产区:阿城、宾县、五常、依兰、木兰、通河、方正、延寿、尚志、苇河、亚布力、牡丹江、海林、宁安、东京城、穆棱、密山、鸡东、虎林、宝清、饶河、庆安、铁力、伊春、桦南等30多个县。

    吉林主产区:榆树、舒兰、蛟河、桦甸、辉南、靖宇、浑江、敦化、抚松、安图、延吉、长白等18个市县。

    辽宁主产区:本溪、风城、清原、新宾、西丰、宽甸、岫岩、桓仁等10个市县。

    2.产新现状

    今年东北三省平贝母产新已基本结束。产新现状如何?据对三省主产区和药材市场的调查显示,总体走势为:产区扩种不止,产量居高不下,各地库存爆满,价格持续低迷。据了解,今年产新的产量是2005年种下的(平贝母生长期为3—4年)。有资料显示2005年平贝母的播种面积加上前几年在地面积约为16—18万公顷左右,总产量(鲜品)应在7万吨左右,折干后应为17500吨左右。其中黑龙江总产量约为7500吨左右,吉林总产量约为7000吨左右,辽宁总产量约为3000吨左右。今年总产量与高产年份的2006—2007年大体相等,所以,2008年仍然是平贝母的高产年。

    东北三省平贝母总产量(干品)估算在17500吨左右,按常规扣除农民自留种子及留在地里的产量估算约为5000吨,投入市场的数量约为12000吨左右,再加上历年各地库存约为4000—5000吨,2008年投入市场的总量当为16000—17000吨左右。

    3.销售现状

    今年平贝母的销售走势又是怎样呢?据笔者多方了解 ,产新后药市、药厂、饮片公司、大型药材公司、大型药店以及三甲中医院等大用户尚未采购大货,小批量亦少见,只在药材市场(集贸市场)上有零星交易。产区不见大用户零距离的收购,更不见庄家大户低价囤积,偶见小商贩走村串户少量低价(15—18元)收购,然后加价再卖到外地农村、农场或林场,并未流通到药材市场上。与此同时,近些年我国千余家以平贝母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止咳化痰、润肺散结的新药、特药和中成药的产量在逐年减少,药材公司、药店、医疗单位等用户均采用小库存、零库存,随用随购的低成本营销策略,不再大量采购囤积。在国际市场上,连续几届的“广交会”、“药交会”、“博览会”等有中外客商参加的贸易活动中,客户已不再大量签约供需合同。今年平贝母市场的总需求量将少于2003年的6000吨,当在5000吨左右,基本上与2006、2007年持平。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今年平贝母总产量约16000—17000吨,市场需求5000吨左右,过剩11000—12000吨,换言之,如果加上三省在地产量,可以满足市场5年的需求量。

    四、后市预测:货多价落,难出低谷

    综上所述,东北三省平贝母的后市可以预测为:产量严重过剩,市场需求不旺,烂市已成定局,几年难以缓解,后市持续低迷。在平贝母产新前后全国药材市场上平贝母的价格仍持续在低价位,即:统货20—25元,大粒30—36元,小粒50—65元。东北三省产区流动商贩的收购价是:统货14—16元,大粒20一25元,小粒40—42元。价落低谷和后市持续低迷已成不争的事实,因此业内资深人士建议,东北三省产区应大力调减平贝母种植面积,规避市场风险,减少农民损失,同时也有利于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

手机:   汉字数
孙先生发表于 2009-02-12 18:55:27
2009年平贝母有大涨区事
铁力人发表于 2008-12-11 13:17:28
黑龙江的平贝主要向哪销售啊?价格还要走低几年。可否发给个更详细的估计
查看全部评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