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兼顾了市场竞争
经济视点报:新医改提出“基本药物零售价不再统一定价”,把定价权交给地方,还提出“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采购”,有舆论就认为“地方药企就成了医改的最大受益方”,并认为这可能导致地方保护主义抬头,还有分配不均等一系列问题?
干荣富:的确,但和谐是必须的。地方财政要掏出8500亿中的六成,这是个不小的数字,对地方来说压力也不小,所以适当照顾本地的药企那些纳税大户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也不一定是绝对的,比如中西部地区,有可能因为当地药企没有生产这一种药物或因质量等原因而采购外省的药品,这都是竞争的因素。本地的药企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质量好疗效好价位合理的药品自然脱颖而出。
之前在医改的征求意见稿时说基本药物“定点生产”,但在最终稿中改为“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这也更多体现市场竞争原则。
经济视点报:新医改的政策在一些方面对大型医药企业有利好影响,不仅是政策倾斜,其他不管是在招标还是流通领域大企业都更具竞争力,那么中小企业的出路在哪儿呢?
干荣富:一些中小原料药生产企业、医药包装企业以及产品结构不合理的中小制剂生产企业会遇到融资困难。一些只拥有寥寥几个普药品种,在国内无序竞争的市场上苦苦挣扎,在过去依靠与医院打好关系而生存的中小企业,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企业的生存压力会更大。由于今后的药物招标将以省为标准,因此中小企业应该在政府公关方面有所重视,同时中小药企要找准细分市场,明确目标用户来定位其战略方向,可以说兼并、重组将是方向。
医药分家路还很长
经济视点报:“医药分家”这个核心问题虽然在新医改中没有实质触及,但这会是一种趋势,如果实施的话药企的环境会有很大改变,你认为药企在适应环境和政策方面还应注意什么?
干荣富:的确没触及,现在只是提出逐步解决“以药补医”,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的经济补偿政策,还提出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和增设药事服务费等方式取消药品加成。这些政策都是在往“医药分家”上靠,但实质还是没有触及。外国是医药分开的,但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之前一些地方的试点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所以现在说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还很难说,主要是得看到2011年试点后的效果,医改是渐进的,边走边看,摸着石头过河。
在这种环境下,医药企业也要关注政策和环境的变化,要注重自身品牌经营,即使没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也不怕,因为还有医保目录有你的用武之地;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制造出别人没有的药,发展医院高端用药,这样就有自主定价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