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急需药品价格干预应谨慎

2009-05-11 11:43:38    来源:  作者:

    针对日前有媒体报道称 “广州抗病毒药品大涨价”的消息,广东省物价局表示,散布涨价谣言和借机哄抬价格,将构成严重的价格违法行为,必将受到严肃查处,必要时将及时启动价格异动应急预案,对口罩等用品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据5月4日《广州日报》).

    广东省物价部门的反应确实很迅速。“严肃查处”、“价格干预”等强硬的表示,都向市场传达了强烈的信号。但这些信号能够阻止抗病毒药品的大涨价吗?恐怕不能。这一“警告”本身不仅不能改变供求关系,而且传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抗病毒药品供不应求了”、“政府都准备干预价格了”等,而这些信号反而有可能刺激一些人的抢购欲望,同时降低药品厂商增加生产、扩大供应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刺激价格的上涨。即使政府以行政手段强制实行价格管制,在供给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抗病毒药品短缺的情况,这已经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

    那么,应该如何面对这种商品已经或可能大涨价的情况呢?最好的办法是扩大供给。在这方面,市场会自动作出反应和调节。我相信,目前各大生产抗病毒药品的药厂都已经开足了马力。要不了多长时间,供给的增加就会改变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到市场价格。对此,政府不必过于担心。如果政府还不放心的话,也可以要求国有的药厂尽可能地扩大生产、保障供给——但,直接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价格,是最愚蠢的办法,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其实,这种情况在6年前就已经上演过。2003年的这个时候,非典疫情“突如其来”,与防非典有关的药品价格一路暴涨。为此,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也发出了加强价格监管的通知,并表示将严厉查处哄抬非典用药价格的行为。但此后再也没有动静,自始至终,也没有听说哪个商家因哄抬价格而受到处罚。而随着公众恐慌情绪的缓解和药品供应的迅速增加,非典药品价格暴涨的现象很快就消失了。

    在重大疫情的威胁面前,政府当然应该有所作为,但也不能作为过度,去管那些“不该管、管不了实际上也管不好”的事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定要学会运用市场手段应对经济现象,不应动不动就把“行政干预”当成一个“法宝”祭出来。

链接:公众争议行政该不该直接干预药品价格

    调查显示:72.2%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出手对药价加以调控非常必要,同时54.2%的人坚持行政措施的前提应该是尊重市场规则。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调整260种西药的最高零售价格。根据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新闻中心、腾讯网数字说话栏目联合实施的调查,人们对这种行政性干预的态度颇为复杂:一方面,支持降价的声音盖过了一切;另一方面,对这种降价又完全没有信心,并且认为这只是不得已的手段。

    本次调查涉及受访者3721人,对受访者身份性质无筛选。结果显示,72.2%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医药市场的定价机制非常扭曲,政府出手加以调控非常应该而且必要。在药价虚高的今天,这种调控自然体现为采取措施降低价格。不过,具体到国家发改委20多次的“降价通知”,64.4%的人却认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显而易见,多数民众对当前医药市场的乱象非常不满意,特别是对价格问题尤其敏感。有受访者拿不久前广东实行的“专家砍价”说事儿,认为这充分说明我国的药价离谱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在他的眼中,医药企业就是从病人身上攫取利润的“机器”,而且完全不顾病人的承受与死活。“此时,政府就应该平地一声吼。因为各方面的局限,老百姓已经没有还手的能力。”

    这种观点颇能代表许多人的看法,也是国人心中最自然的逻辑:商人无良,百姓受气,官家拿下。事实上,在这种逻辑下,面对药价过高的舆论,国家发改委于过去10年间20多次实行降价、限价,以期挤掉药品购销中的水分。然而,这种简单的迎合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在一轮一轮的降价风暴后,人们并没感受到医药市场有什么明显的改善,而且还不得不面对这些政策带来的逆向后果——药品“降价死”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降价死”的典型案例出现在杭州天天好大药房。该药房备有一份“百姓缺药登记表”,表上70%的药品早已无人生产。此表被认为凸显了降价路线图:药品降价——代理商停进货——医院停开方——药厂停产——“降价药”改头换面变新药重新审批后高价再上市——药品降价演化为涨价。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