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灵医药成药z-清热
药店入驻 厂家报价 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建议零售价格:¥7.70

夏桑菊胶囊价格对比 粤特舒

产品名称:夏桑菊胶囊 (粤特舒)
包装规格:0.42g*12粒*2板   产品剂型:胶囊剂   包装单位: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120023
生产厂家:广东新南方青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条码:6950124522077
非处方药,请仔细阅读说明书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  风热感冒  头晕耳鸣  疔疮肿毒  目赤头痛
替代产品
有货
¥4.20 夏桑菊胶囊(家诚) 处方药


共 3 个商家销售
规格:0.4g*24粒 胶囊剂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90433
生产厂家:贵州家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警示】请按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 【产品名称】夏桑菊胶囊
  • 【商品名/商标】

    粤特舒

  • 【规格】0.42g*12粒*2板
  • 【主要成份】夏枯草、桑叶、野菊花。
  • 【性状】粤特舒夏桑菊胶囊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气微香,味苦。
  • 【功能主治/适应症】

    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

  •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粒,一日3次。
  •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 【禁忌】尚不明确。
  •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不宜在服粤特舒夏桑菊胶囊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4.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5.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儿童、年老体弱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扁桃体有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8.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粤特舒夏桑菊胶囊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贮藏】密封,置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
  • 【有效期】24个月。
  • 【生产厂家】广东新南方青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120023
  • 【生产地址】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经济开发区工业园
  • 【条形码】6950124522077

夏桑菊胶囊

粤特舒夏桑菊胶囊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口服,一次3~6粒,一日3次。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摘要:李夫人夏桑菊颗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口服,一
2023-08-02 15:14 评论:广西圣特夏桑菊颗粒10g*16袋装的换新包装了,新包装商标为“同御堂”,旧包装商标为“
摘要: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并可
2022-10-08 13:27 评论:把夏桑菊颗粒当作清凉饮料天天喝会不会不好啊?
摘要: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并可
2022-08-13 16:12 评论:四川依科夏桑菊颗粒10g*22袋装的换新包装了,新包装商标为“安宜生”,旧包装商标为“
摘要:夏桑菊胶囊(粤特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
2019-08-29 18:01 评论:东莞国药瞎定位药的价格,翻两倍出售此药品
摘要:长安夏桑菊颗粒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
2018-07-17 11:23 评论:夏桑菊颗粒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标准专家委员会研究制定了夏桑菊颗粒推荐性技术要求。夏桑菊颗粒由夏枯草500g,野菊花80
2024-10-31 12:1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主要成分:夏枯草、野菊花、桑叶。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
2024-10-31 10:54 评论:暂无评论
2024-07-30 15:01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并可
2024-06-19 08:18 评论:暂无评论

  更多相关:夏桑菊  夏桑菊胶囊  青蒿药业  粤特舒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