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指导价格给药店带来的是洗牌的格局。那些规模较小的药店面临的生存压力会更大,药店销售的药品利润比医院要小得多。过去,药店凭借低价格可以和医院抗衡,而现在医院药品价格下调到和药店基本一样,而医院能获得补贴,但药店享受不到这个政策。”一位药店业内人士说。
就在指导价格这一政策未出台之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部分药店明显感觉到了生存的压力而尝试走多元化道路。有报道称,广东金康大药房正在将药店的经营范围扩大到超市便利商品,如盐、油、米、面以及水果、蔬菜等近万种商品,彻底变脸为“商超+药店”的混业经营模式,而且很多商品的价格都低于普通超市。
指导价格的5个利益相关方分别是政府、百姓、药店、医院和制药企业。前两者最希望药品价格回落,但是对药品价格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后三者很可能不希望如此。最有落差的其实是药店,医院和制药企业都会从不同渠道或以不同方式获得政府补贴,但药店却处在消费终端,并不在政府补贴范围之内。
“迫使药品价格下降,有可能会出现医生诱导患者增加诊治的情况。我调研过的二级、三级医院有1000多家,但目前没有哪位院长能自信地告诉我,他们医院没有药品回扣。更多的院长认为,回扣是医生收入的必要补充。医生早已习惯了回扣,医生的工资甚至变成了面上的、象征性的收入。药品降价只是医改的环节之一,如果其他环节做不好,最后买单的还是老百姓。不要以为药价便宜了,看病也会便宜,这是不可能的。我担心的是,可能负担最重的仍然是老百姓。”潘习龙如是说。
潘习龙有两个担忧:一是指导价格对药店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药店对低利润常用药的销售将会减少,转而寻求利润更高的可替代品,以此保证自己的利润来源;二是指导价格可能会对医院、医生起反作用。这是因为,在现行规则下,医院的药品销售是盈利极低的,用药越多,有可能医院亏损越大,因此医生在诊疗费和周期上可能会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