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过敏是皮肤科常见的症状,是指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引起异常的免疫反应,一般可通过直接接触皮肤黏膜或者吸入、注射、食入等途径进入人体,进而引发面部皮肤红肿、瘤痒、刺痛、丘疹甚至水疱等一系列的症状。面部过敏后需立即脱离过敏原,部分可以自行缓解,部分需要接受治疗。不同的过敏疾病治疗方法不太一样。
接触性皮炎:系统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轻重内服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等,严重的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等。局部药物治疗:急性期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渗出较多时,可用3%硼酸洗液湿敷,亚急性期可选择外用激素霜剂如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有感染时需加用外用抗生素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慢性期可选择有抗炎作用的药物如复方吲哚美辛酊。
湿疹:应避免与各种可疑致病因素接触,发病治疗期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饮酒。系统药物治疗:目的是抗炎、止痒,可内服抗组胺药物,一般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局部药物治疗:急性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渗出液体较多时,可使用3%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可选择外用激素霜剂,有感染时需加用外用抗生素。
特应性皮炎:系统药物治疗:口服抗组胺药物可缓解瘙痒感,继发细菌感染时需要加用抗生素,但一般不提倡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除非皮损部位有明显的渗出。局部药物治疗:与湿疹相同。
荨麻疹:急性荨麻疹:可选择抗组胺药物治疗。维生素C和钙剂可以辅助抗组胺药发挥作用。慢性荨麻疹:首选抗组胺药物,当风团控制后应继续用药并逐渐减量。物理性荨麻疹和特殊类型的荨麻疹:在抗组胺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亚型的荨麻疹,可以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如寒冷性荨麻疹可用富马酸酮替芬片、日光性荨麻疹可用硫酸羟氯喹片等。局部药物治疗:夏季可选用止痒剂如肤舒止痒膏、川百止痒洗剂、炉甘石洗剂等。冬季则选择有止痒效果的乳剂如丹皮酚软膏、冰黄肤乐软膏等,对日光性荨麻疹患者还可局部使用遮光剂,如防晒霜等。
药疹:首先需要停用导致过敏的药物,包括可疑的致敏药物、化学成分类似的药物也应慎用,多饮水或者静脉输液可加速药物排出,应尽快消除药物反应,防止和及时治疗并发症。轻症患者可服用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以及钙剂等。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过敏,抗生素防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