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称217项检查是恰当、积极有效的
5岁女孩误吞弯针,后经大便排出。当女孩的父亲龙先生接女儿出院时,发现医疗费高达3366元,清单上竟有217个检查项目,其中不乏梅毒、艾滋病、类风湿等。昨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表示,“治疗是恰当、积极有效的”,检查是按相应的诊疗规范进行的。不过医院承认六项检查重叠,称会把相关费用退回。昨日下午,龙先生(女孩父亲)来到医院,希望院方能给予解释。但他苦等两个小时,也无人前来解释。(新快报6月8日)
误吞弯针和梅素、艾滋病有何关联?这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无厘头联系就缠绕在一个误吞弯针的5岁孩子身上。就因为误吞弯针,她必须承受多达217个之多的检查项目之重,此事荒谬程度可见一斑。
从早年的“天价检查费”,到“丈夫拒签手术致孕妇死亡案”,再到前不久的假疫苗事件,医院似乎永远是个是非之地,特别是叫喊了多年的医改,一次次把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医院推向风口浪尖。这一系列表面联系不大的事件,却直指不同利益体的相互博弈之剧烈。
如果说当年的“天价检查费”的“炮制”而出有院方“无心之过”的可能,那么近年来不时发生的累赘检查,院方就明显有把“无心”变为“有意”的嫌疑。“天价检查费”可以被转嫁为打印清单时的错误,而一系列被明文规定的天文数字似的检查项目,则已经把“不合理”转为制度上的“合理”,这种转变的背后是利益集团对灰色欲望的蠢蠢欲动。
国家关于医改的讨论已持续多年,到目前为止依然处于争论之中,而现有的医疗体系包括药价和医疗事故监管又处于真空状态,所以类似“天价检查费”的荒诞剧的出现、颇有“恶搞”意味的天文数字般的检查项目屡屡让患者被迫接受也就“顺理成章”。
多种利益博弈之后,伤害最深的还是普通民众。医疗改革的停滞,导致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发生,原本处于潜伏状态的不合理规定也就伴着利益体的灰色欲望更加明目张胆,甚至“登堂入室”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制度性的安排。“东方不亮西方亮”,既然受阻多年的医改踟蹰不前,那么有关部门何不在现有的语境下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管?比如居高不下的药价和动辄以百计的检查项目。当全面改革还达不到与既得利益体平等博弈的力量,从局部入手,分步“瓦解”的方式或许值得一试。
“217个检查项目”的诞生,断然只是当下几近疯狂的医疗市场利益角逐局面的一个倒影而已,隐藏在其中的灰色欲望正逐步现形。“当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医院承认六项检查重叠”,或许给出了最明晰的答案。
新闻链接:女医生开一毛钱药治好病人 院方称是个例
常州女医生开出“一毛钱处方”
带着500元来看病的家长以为自己听错了
问诊后,医生只开了5片药
在常州市里的医院看病,药价居然只要1毛钱!这么低廉有效的处方大大出乎常州市民张先生的意料。昨天上午,张先生告诉记者,6月2日,他带着孙女去常州第七人民医院看病时遇到了这样的好事,不仅钱花得少,服过一毛钱的处方药后,孙女的病很快好转了。
张先生介绍说,孙女小月今年16个月大,胖乎乎的十分招人喜爱。就在5月31日的夜里,小月突然莫名其妙地拉肚子,到1日下午已经拉了六次。看着天真可爱的小宝贝没有了往日活泼,一个劲地撇着小嘴哭闹,尿布和裤子脏了好几次,全家人都为此焦躁不安。
2日一大早,他就喂孙女吃药,并两次将孙女的大便送去一家医院检查。医生说查出来有细菌感染,医生开了头孢克肟等,并说吃药效果不明显,必须要挂盐水方能见效。
2日下午四时,张先生和老伴决定送孩子去医院挂水。“根据经验,我们带了500元。”张先生介绍,他们带着孙女来到常州第七医院儿科门诊。轮到小月时,接诊的徐医生详细问了病情,看了在别的医院的大便化验单,徐医生告诉他们说,这次孩子拉肚子是细菌感染,现在没有热度,就暂时用不着挂水,先吃吃药再说。“听到孩子暂时用不着挂水,我们觉得轻松一大半了。”张先生说,徐医生在病历上写了三种药,知道家里已有两种后,徐医生便在处方单上只开了“痢特灵”一种药。当他拿着药方去窗口付款时,收款小姐在里面说了一句“一毛钱”。“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而第二遍听到‘一毛钱’时,我还将信将疑。”张先生说,收款小姐又说了一句:“一毛钱!”张先生说,当时就显得不知所措,竟然只要一毛钱,他先是愣了一下,付了一毛钱,到领药窗口去领了一小包药,里面是5粒黄色小药片。回来后,徐医生嘱咐他们,痢特灵半粒一顿,一日三顿,5片药可吃三天了。
孩子病好了,家长很感动
“要不是我亲身经历,我怎么也不相信看病只要花一毛钱。” 张先生和老伴很有些感慨。一毛钱的药方也恐怕是当今世界上花钱最少的处方,特别是当今看病难、看病贵的今天,实在是颇为鲜见。现在小孙女小月的病痊愈了,家人感到庆幸的同时,也有一股感动。
昨天上午,在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科门诊,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徐莉医生,她正在为一名发烧儿童诊断,一边仔细地询问,一边不停地在病历上记录。由于排队看病的病人很多,徐医生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间。“上次我所开出的一毛钱处方的确有此事,但这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在工作间隙,徐医生简单地表示,平时来她这里看病的除了市民外,还有不少外来工及其子女,他们的生活都不容易。医生应该对每一个病人负责,根据病情开药,多开药不见得就能把病看好,对病人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该院宣传科的刘科长称,一毛钱处方是个例,徐医生不是对每个病人都开一毛钱的处方,收一毛钱是因为这位家长来他们医院之前已经在另一家看过病。徐莉目前是医院的儿科主任,许多患者指名要她看病。她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病人,一旦有什么事情随时都能找她。有些病人不惜排队等上两三个小时,也要等她。即使徐医生中午下班的时候,也有病人家属在等她看病,多的时候一天八九十个病人,少的时候一天也有六七十个病人前来找徐医生看病。据院方介绍,医院提倡“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对医生的考核更注重的是工作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考评。医院对医生用药不作考核,医生的综合工作效率才是医院最为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