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5月的一份抽样调查中,成分为美敏伪麻溶液的儿童感冒类药品的终端市场份额占到了49.01% 伪麻美沙芬滴剂占到了20.52% 。而艾畅的主要成分就是伪麻美沙芬滴剂,价格居此次调查的同类感冒药之首。
小儿感冒药不怕贵,再贵也有家长买。据中山路一家天士力药房的销售人员介绍,一般治疗小儿感冒的西药的主要成分不外乎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马来酸氯苯那敏等这几种。“那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记者询问药店的销售人员,为什么成分基本相同但药价会有所不同。她告诉记者差几块钱算什么啊,差出20多元甚至更多的大有“药”在。“主要成分其实都一样,可能就是个别成分略有不同,功能和效果都差不多!”
与这位销售人员的回答如出一辙,在沈阳的几家连锁药店,如维康大药房、东北大药房、新药特药等,记者同样的问题问了一圈,答案都一样。
调查:四大原因导致药价不一
带着前期调查的相关情况,记者采访了陆军总院一位退休的知名药剂师李医生。李医生表示,成分大致相同但药价不同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人靠衣服,药靠包装”
很多药品的商品名都是千奇百怪的,但化学名都是一样的。“有的药品包装精美,又是锡纸,又是硬塑包装,这就直接导致了其成本的增加。”另外,有的药品换了一个包装以后,马上就摇身一变,由一个“衣着普通的平民”变身为了“绫罗绸缎的富豪”,但其本质却始终未变,这也就造成了成分相同药价却不同的现象。
原因二:广告效应惹的祸
药品也进入了商业时代,像一些年轻的父母育儿经验不多,耳熟能详的品牌大多都是靠广告所知,广告的费用必将转嫁给消费者。而有些大家平时不知道的品牌可能药物成分等大致相同,但由于药物是比较敏感的东西,人们宁愿多花一些钱买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