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生产方法、成本和应用、性状、成分和纯度等。
生产方法:
培植牛黄:为牛科动物的活体胆囊中培植的干燥胆结石。采用外科术方法,在牛科动物牛的活体胆囊中埋入核体,促使牛产生胆结石,手术或宰杀时,带核取出,除去胆汁及粘液,干燥,去核。
体外培育牛黄:以牛科动物牛的新鲜胆汁作母液,加入去氧胆酸、胆酸、复合胆红素钙,体外模拟体内胆结石形成而制成。
成本和应用:
培植牛黄:生产周期较长,半年到一年,规模生产较难,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产量有限且成本较高,主要用于一些高价药品和特定的中药方剂。
体外培育牛黄:生产周期短,可规模生产,成本相对较低。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选择,广泛应用于各种中药制剂中。
性状:
培植牛黄:呈球形或类球形,呈黄红色至棕黄色。体轻,质酥脆,气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体外培育牛黄:为不规则片块或粉末,棕黄色或黄褐色。质较疏松。气微腥,味微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成分和纯度:
培植牛黄:成分与天然牛黄相似,主要含有胆红素、胆酸、胆固醇等,但由于是在牛体内自然形成,成分可能会有一定的波动。检查指标要求:胆酸≥7~13%;胆红素≥35.0%。
体外培育牛黄:成分经过严格控制,胆红素含量稳定在35%以上,纯度较高,成分一致性更好。检查指标要求:胆酸≥6%;胆红素≥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