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国民待遇终结 仿制药与原研药价格靠拢

2011-01-25 13:38:15    来源:  作者:

  仿制药与原研药价格日趋接近

  原研药与仿制药价格差距过大一直是医药产业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同样的药品,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时能达到几倍甚至十几倍。对此,在由中国药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医药体制改革——机遇与挑战”国际高峰论坛上,刘振秋说,今后将改变单独定价政策以逐步缩小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价格差距,新上市的原研药也要与仿制药品价格大体衔接;已上市的仿制药品,只要符合国家政策的,或有关监管部门或权威机构证明具有明显优势的,可与统一价格适当区别。

  刘振秋说,药品价格改革将适当降低流通环节加价总体水平,对流通环节实际加价率进行控制。医疗机构药品目前实行的加价15%销售的比例将逐步降低,探索试行差别加价政策。推行公立医院试点改革的地区,将探索取消药品加成,研究设立药事服务费制度。刘振秋说,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要执行统一的指导价,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据统计,我国目前批准上市的药品品种有2万多个,而纳入政府管理价格范围的药品目前有2400种。其中,中央负责医疗保障用药中处方药、特殊药品的价格管理,涉及1800种左右;地方政府部门负责医疗保障用药中非处方药、地方增补的医疗保障用药价格管理,共600种左右。

  相关新闻:原研药"超国民待遇"终结

  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用三个"都是"阐明了中国的外资政策——所有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注册的企业都是中国企业,他们制造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他们研发的创新产品也都是"中国创造",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外资企业都享受国民待遇。同时,中国的政府采购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外企享受"国民待遇"由此定调,言下之意则是中国经历了30几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之后,将不再将外资视为"超国民"。而外资药企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第一批外企,同样面临这样的现实。

  2010年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文规定,从12月12日起降低头孢曲松等部分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降价品种涉及抗生素、抗心脑血管病等17大类约174个品种;并取消了部分品种的单独定价权。这是国家发改委首次大范围针对享受单独定价资格的原研药进行降价。

  RDPAC是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的简称。"RDPAC有20家成员、约70个不同剂型规格的化合物在基本药物目录中,约占RDPAC原研药总数的1/3。本次对原研药价格的大幅调整,对部分企业的销售影响很大。"RDPAC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时称。

  不过,外资药企原研药单独定价的"超国民待遇"一直为国内所诟病,事实上,所谓的原研药大多数是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药品,但既便如此,依然能在中国市场享受单独定价和比仿制药价格高上N倍的"超国民待遇"——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南方所)的统计数据,2010上半年,样本医院销售前20强中14个席位被外企占领,平均增长32.7%,合计所占市场份额21.1%。在三级医院,外资药、进口药的市场份额超过一半。

  因此,这次原研药的大范围降价,以及取消单独定价的政策导向,其象征意义亦让不少本土企业拍手称快。业内专家表示,原研药降价之后,将对本土制药企业的首仿药销售构成利好。

  产品降价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外资在税收上的"超国民待遇"也划上了句号:从2010年12月1日起,国家对外资企业及个人将执行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两税"制度。这是自两税开征以来首次实现内外资企业统一征税。

  很有意思的是,被取消"两税"税收优待后,有外企也认为,有些国内企业才能享受的优惠措施也应该让外企享受,否则外企在华连"国民待遇"也不是,反而是"非国民待遇"。

  本土竞争者突起

  不难看出,原研药降价只是外企"准国民待遇"时代的开始,而深谙中国经营之道的外资药企显然对此也早有准备。

  "在研究外资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其经历了3个阶段,从仅仅建立办事处到与中国合资办厂,再发展到目前的花巨资把核心的研发中心建在中国。这说明,目前如辉瑞、拜耳、诺华、强生、默沙东等主要的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入都已经是全方位的了。"IMS中国区总监方芳指出。

  国家在2009年进行了医疗体制改革,涉及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五项改革,总结起来无外乎就是解决支付能力和医疗资源的可获得性问题。

  在新医改的驱动下,国家"全民医保"体系正在建立,截至2010年10月,三大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村合作医保加起来的总参保人数已覆盖全国人口的90%。同时,医保支付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将有力促进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消费的意愿,释放出更大的医疗需求。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