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药店超六千家 1/3处于亏损经营
目前,广东省的零售药店已达到了48951家,药品零售市场已处于饱和状态。而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有1/3的药店已处于亏损状态。
药品零售企业将如何应对发展之路?昨日,在东莞举行的广东省药品零售企业发展研讨会上,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广东已经注销了3021家零售药店,单体药店生存空间已越来越窄,而接下来新医改中基本药物、全民医保制度等政策的出台还将给零售药店带来更大的影响。“药店总量最终将逐渐下降,并向连锁药店整合。”研讨会上,专家表示,应对市场新局面,药店应向电子商务销售渠道、药房托管等方面探索多元化经营。
1/3药店已不挣钱
“广东省现在一年用药量已接近一千亿了,全省每年用药量都以20%~30%速度增长。”研讨会上,广东省食药监局药品流通监管处副处长卢君强介绍,截至目前统计,全省药品批发企业已达1633家,零售药店已有48951家,其中连锁门店11147家。记者了解到,其中东莞共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38家(其中本地连锁6家、外地连锁32家),药店总数超过了6000家。
在市场快速扩张后,目前药品零售市场又面临着过渡竞争的新局面。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有1/3的药店是挣钱的,有1/3是持平的,有1/3已处于亏损状况。
对此,卢君强表示,药品零售市场确实已经饱和,“2010年全省就注销了3021家药店,这其中主要是单体药店。”
药店应多元化经营
“零售药店不可能消失,但是发展的必然将是数量逐步下降,并逐步向连锁药店整合,这也符合国家的政策。”面对市场的竞争,卢君强认为,零售药店的发展应该采取多元化经营。“发展首要就是降低成本。比如零售药店可走收购制药企业路子,有了自己的药厂药价才能降,或者与民营医院合作,探索药房托管等。”
此外,药店向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发展也是一个方向。研讨会上,业内人士表示,实体药店综合成本中有30%的成本是铺租和人工。“网上销售少了铺租和大量人工,从而大大降低了药店成本。”卢君强表示,目前,广东省批准的药品电子商务经营企业共有6家,“其中东莞有一家,发展非常快,营业额现以40%递增了。”
相关新闻:2011年我国零售药店表现与市场走势
10月29日,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发布了今年的医药经济运行情况。2010年,在医药工业总产值平稳增长,医药商业购销稳步增长,商业集中度逐渐提高的大背景下,药品零售市场的表现为:市场规模扩大,零售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根据SFDA南方所中国药品零售分析系统显示,2009年药品零售市场规模为1487亿元,同比增长约14.8%;2010年药品零售市场约为1739亿元,同比将增长17%。分析认为,增速回复得益于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和消费者自我药疗水平的提高。
截至2009年末,我国的药店总数(包括连锁门店和单体药店)为381371家,同比增长4.32%;2010年上半年,我国有39.42万家零售药店,数量上又增加了3.27%。从药店数量增幅来看,增长速度放慢。
同样值得零售药店业关注的是,根据南方所“中国医药经济运行分析系统研究”,目前我国已建立建成农村药品供应网点55.4万个,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万个,乡镇卫生院3.8万个,但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进展缓慢,且随着城市大医院门诊定点统筹的实施,社区医疗机构的药品消费增幅低于预期。
对于明年的医药经济预测,林建宁在报告中认为,在GDP增幅不小于8%,世界经济不出现二次探底,8500亿元增量投入能够按进度到位的三大前提下,2011年医药工业将保持高幅增长,且增幅将略高于今年;此外,随着医改投入的加大,2011年的用药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药价招标等系列政策的实施将使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值得关注的还有,随着新版GMP、新版药典以及节能减排等新政策的实施,医药工业的成本将增加,医药产业资本化进度加快,新增资金成为明年医药发展的新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