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病能治好吗?
内容简介:红皮病表现为全身90%以上的皮肤出现红斑,而且皮肤还可表现为大量脱屑、肿胀、浸润、渗出,甚至可有淋巴结肿大,还可伴有全身的一些症状,比如发热等。红皮病可以由不同的皮肤病导致。至于红皮病是否能治好,取决于原发病是什么,大多数都是能治好的。如果是由药物过敏导致的红皮病,此时需要针对药物过敏进行抗过敏治疗。如果红皮病是由银屑病导致的,需要针对银屑病进行治疗。如果红皮病是由肿瘤导致的,那治疗会更加困难。
最新评论:暂无评论
2022-03-31 00:26 视频
红皮病患者吃什么食物好?
内容简介:红皮病是一种以全身90%以上皮肤红斑、脱屑、肿胀为特征的一组皮肤病,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1、红皮病和原发的皮肤病有关,如湿疹、银屑病、毛发红糠疹、皮肤肿瘤或者其他的肿瘤等,要避免吃加重原发病的食物,以及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2、红皮病会有大量的脱屑,还可能会有渗出、发热等,水分、电解质、蛋白质都会有丢失,建议患者要补充优质蛋白,如瘦肉、鸡蛋、牛奶等,还要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最新评论:暂无评论
2022-03-30 23:30 视频
红皮病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内容简介:其实红皮病是根据皮肤表现来诊断的一组疾病,当超过90%以上的皮肤出现红斑,且皮肤出现大量脱屑、肿胀、浸润,就称为红皮病。很多的皮肤病都有可能导致红皮病,如银屑病、湿疹、毛发红糠疹、肿瘤,需要由医生去鉴别是由哪种皮肤病导致的。为了诊断具体是由哪种皮肤病导致的红皮病,需要检查是否有原发病的病灶。如果怀疑患者有肿瘤的时候,可以做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明确是否有异型的肿瘤细胞,另外患者可能也要做一些影像学检查
最新评论:暂无评论
2022-03-30 22:49 视频
红皮病型银屑病要怎样治疗?
内容简介:红皮病型银屑病属于银屑病的重症,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故患者应积极就医进行正规的个体化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一般治疗1、患者应积极调整心态,注意改善抑郁、焦虑等不利于疾病康复的情绪。2、若患者出现大量脱屑,甚至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通常需要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建议摄入瘦猪肉、鸡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可摄入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等,以保证
最新评论:暂无评论
2022-03-30 22:46 视频
什么是红皮病型银屑病?
内容简介: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的一种重症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弥漫性的红斑、浸润、肿胀、瘙痒和脱屑。其皮损面积可超过全身体表面积的75%,严重者甚至“体无完肤”。红皮病型银屑病可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发热、食欲不振、水肿、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全身性表现。由于红皮病型银屑病摧毁了皮肤的屏障功能,所以患者难以对抗各种病原菌的侵袭,容易发生各种感染,甚至出现致命性的败血症。
最新评论:暂无评论
2022-03-30 22:13 视频
红皮病会遗传吗?
内容简介:其实红皮病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临床的一组症状。红皮病表现为90%以上的皮肤出现红斑,皮肤还可表现为肿胀、大量脱屑,甚至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其实很多皮肤病有可能会导致红皮病,如银屑病、湿疹、药物性皮炎、肿瘤。红皮病是否会遗传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根据原发病进行判断。如果银屑病为原发病,而银屑病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湿疹为原发病,那过敏体质也有可能会遗传。虽然银屑病、湿疹有遗传性,但并不一定就会导致
最新评论:暂无评论
2022-03-30 21:45 视频
红皮病型银屑病会传染吗?
内容简介:红皮病型银屑病不会传染。红皮病型银屑病会出现全身大面积的甚至体无完肤的红斑浸润、肿胀、脱屑,以及大量的掉皮。其病情较重,通常外观较可怕,害怕被传染的恐惧心理会更严重。但其仍属于银屑病范畴,不具有传染性。不会传染给他人也不会被传染。
最新评论:暂无评论
2022-03-30 21:45 视频
红皮病型银屑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内容简介:红皮病型银屑病病因较为复杂。通常是在有免疫相关的基因缺陷下由内环境、外环境因素等诱发。1、内环境因素包括:(1)精神因素,如应激、紧张、焦虑等。(2)内分泌激素紊乱,如胰岛素、性激素等分泌节律的紊乱。2、外环境因素包括:(1)感染,如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2)物理因素,如环境干燥、潮湿,或紫外线暴晒等。尤其是光过敏的患者,大量的日晒或紫外线照射的会诱导皮损迅速加重形成红皮病。(3)外伤、
最新评论:暂无评论
2022-03-30 21:21 视频
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日常注意事项?
内容简介: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的严重类型,应注意以下事项:1、应保持平稳、积极乐观的心态。2、饮食上应注意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均衡的摄入。3、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清洁,保证适合的温度、湿度、光照。避免温度过于寒冷。同时保证生活的规律性,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剧烈运动。4、使用甲氨蝶呤、阿维A等药物治疗时应定期监测一些指标,避免造成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5、使用外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选择温和的药物,避免刺激
最新评论:暂无评论
2022-03-30 21:20 视频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244号  粤ICP备10223721号-1  资质文件  Copyright © 东莞力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药品信息资格证:(粤)-经营性-2023-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4266号
药品交易平台备案:(粤)网药平台备字(2023)0003号  医疗器械交易平台备案:(粤)网械平台备字(2019)第00012号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 联系人: 皮律师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