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灵医药药店营销
虚假信息举报:点此处对话

在狭谷中挣扎的医药营销

2008-08-13 10:15:52    来源:  作者:

    2、渠道变革与整合加快。

    近年来中国医药渠道快速变革,通过一级医药商业公司分销到二三级医药商业公司再流向终端和消费者的纵向渠道模式,正在被多元化、跨区域、纵横延展的立体渠道网络模式所代替,第三终端也乘势兴起。医药商业体系正在发生变化,流通企业和大型连锁超市正经历资产重组并逐步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大型平价超市以价格优势参于竞争;城市小药店快速增加,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多过“米店”;第三终端(农村市场)正在引起各界的重视;网络销售的开禁;商业体系的变革加快,企业产品分销难度加大,对市场掌握能力减弱,营销成本不断增加也是渠道正在变革的特征。企业、商业、超市、医院之间快速交融和整合,工商联盟、商业战略结盟、商家到医院开超市、商业办医院、医院搞批发等多种新商业形式正在出现,医药渠道也因此变数增多,风险也随之加大。

    医药渠道的快速变革与整合,对生产企业传统的销售组织管理体系、市场划分、产品流向、物流配送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行业细分和重新定位已成趋势。

    随着中国医药行业进入全面竞争阶段,产品和营销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行业洗牌在所难免,行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加快。很多企业在困境中寻求新突破,已开始对产业链、市场区域、商业渠道、产品品类进行重新定位,在行业细分中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应对市场竞争,否则将会被淘汰出局。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多层次的医药市场消费结构,为企业的差异化定位提供了基础保证和选择空间。但需要医药企业重视市场调研,以科学的方法对市场形势进行系统分析,准确把握,结合企业资源优势,及时、正确决策,快速整合和运作,抢战市场致高点。

    4、OTC市场的快速崛起。


    医药市场的竞争从对处方的争夺逐步转移到对医院药房、零售药店的争夺,中国OTC市场蕴涵着越来越巨大的商机。目前,中国OTC市场发展强劲,每年基本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率。2005年中国OTC市场增长情况位于全球第五位,为42亿美元,增长11.2%;5年之后,中国就可能成为全球OTC的第三大市场,10年之后,也将超过日本位居第二,到本世纪中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OTC市场。OTC市场将成为中国普药快速发展的主流市场,必定是企业争夺的焦点,竞争日趋激烈。OTC市场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面对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自主选择,对企业的品牌塑造和营销整合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可以说,将会是企业综合经营实力的对决。

    三、固化的营销模式面临危机

    “老化产品+简单广告+业务员+政策+招商”的传统性、游击式、浅层次的市场运营体系和“分地盘、下任务、抓货款”的粗放型营销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和满足新市场环境的需要。面对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医药市场,这些模式要么受到政策限制,要么越来越无效,要么反遭消费者厌恶,企业最后被淘汰出局。

    1、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

    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市场上主要是通用类药品和仿制药,鲜有特色产品,国内企业拥有自由知识产权的产品寥寥无几,技术附加值极高的新制剂的开发也处于落后状态。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生存,“进行有限的仿制”便成为许多企业选择的捷径,几十甚至百家企业竞相申报仿、改制药物或制剂,仿、改制品种市场泛滥,产品同质化严重,最终造成大家互相倾轧,争先降价的自残局面。据调查,去年至今,到国家药监局申报的仿制、改剂型品种多达3000多个,中药的申报数量也于2005年8至9月间首次超过了西药。

    2、传统营销体系不适应商业渠道的快速变革。

    中国医药渠道正在向多元化、跨区域、横向纵深延展的立体渠道网络模式转化,纵向深度和横向宽度加大,分销和推广难度增加。特别在零售终端运作上对企业的整合营销能力和队伍专业化方面提出较高要求,跨区域大型连锁药店的快速发展也对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提出挑战,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传统营销体系已不能适应商业渠道的快速变革,疲于应对。有的企业也根据商业渠道的变革进行了相应的营销体系调整,但渠道分工不清晰,运作方法不专业,有其形却无其实,出拳无力,水土不服,受渠道变革影响较大。适合新形式下的渠道模式创新势在必行!从医院到药店,再到风起云涌的第三终端,医药渠道正在变革,正在拓宽,但是什么样的渠道模式才适合中小医药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者需要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从改变经营理念入手,借助外脑,去研究、探索和不断实践。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