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店学习日本经营模式
28日11:00,在历下区解放东路,老王正在自己的药店中用电脑看《新亮剑》,从9:00开门到现在,药店还没有卖出一盒药,“一般下午或晚上买药的人多。”老王解释。药店玻璃门上贴着“平价药店”标语,外加俗套的药店名,让人很难留下印象。
这家药店约30平方米,不仅有西药和中药摆放区,一排购物架上还摆放着洗发水、香皂、花露水等各种日用品。老王明确地说,他的店里不能用医保卡买日用品。“生意不好做了,卖些日用品也是我孩子给的建议,可以增加流动资金。”老王说,6年前在这里开药店的时候,主要是因为这里药店少,想不到这几年附近又开了四五家,而且规模都比他的药店大,生意一下子被冲淡了。
老王上大学的儿子就建议他在店里兼卖日用品,吸引顾客。老王的儿子不仅举例其他店铺早已这样做,还从网上搜出日本药店的经营模式让老王看。资料上说,“以日用品集客、以医药品赢利”是日本药店的成功经营模式。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连锁药店得以在日本生存,其原因并不是因为日本人生来体弱多病,也不是日本人有以吃药为乐的偏好,而是源于其经营范围已远远超出了原始意义上的“药店”所经营的业务。就商品构成而言,连锁药店经销的商品不只局限于日常医药用品,还包括化妆品、洗涤用品及其他日用杂品,可谓琳琅满目。
觉得有道理的老王也在药店开辟了一个药架,开始了药店兼杂货铺的日常经营。日用品虽卖得快,但利润低微,又不敢大张旗鼓地宣传,但老王坚称不会让顾客刷医保卡买日用品,因为一旦被查到,有可能取消定点医保资格,那对经营艰难的药店来说可谓“灭顶之灾”。
老王的投资成本早在开业一年后就基本收回,但好景不长,一年之后零售药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刚开始这里只有两家药店,生意都很好,每天的营业额能有5000元,药店的毛利率也高,每个月净赚2万元不成问题,可现在药价下调,毛利只有20%左右,店铺增多了顾客减少了,每个月能赚几千元已经很不错了。”老王说,他手下最多时有3名销售员,现在就靠他和妻子打点。
去年曾有朋友向老王请教开药店,老王给他算了一笔账,朋友当时就打消了开药店的念头。“在一个好的位置,80平方米的药店连装修带进货一共需投入四五十万元,每月的销量算6万元,按25%的毛利计算,减去铺租5000元,人工、水电费、税收和其他费用,到手就剩两三千块钱了。”
打折赠礼捆绑销售成常态
近日,市民阮先生到大观园附近的舜天大药房购买一款名为“毛根生”的生发产品,当时药店在进行“买三赠一”等折扣活动,因为该产品每盒售价上百元,阮先生感觉价格较高打算先买一盒试用,“但售货员说三盒是一个疗程,买一盒不卖!”“但是一次买三盒可要花四五百元啊,万一没有效果损失可就大了”,阮先生质疑药店打折促销存在捆绑销售,是“想挣钱想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