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否认限价过低导致短缺
8月7日下午,记者针对“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短缺”的现状对上海各区县的犬伤门诊进行了调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犬伤门诊并没有免疫球蛋白储备。
上海华山医院分院犬伤门诊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现在很多门诊都没有抗体,需要注射的话只有到区疾控中心或区疾控指定医院去注射。南汇区中心医院犬伤门诊的医生则表示,“严重的要打,不严重的情况并不需要打。”
“实际情况,要比通过电话了解的更严重一些。”张强告诉记者,据他了解,一些区疾控正是因为免疫球蛋白的短缺,才有意识地留了一些库存,以供应给严重的患者。而在日常的犬伤门诊上,可用可不用的,基本上不会用。
刘希宇曾经专门去找过负责此事的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希望对方能够考虑进行一次市场价格调查,重新修订限价。但上海医药商业协会始终认为企业方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他们的理由是现在有企业在按照150元的价格供应,说明这个价格是可以接受的。
“他们不知道,这些企业都是在亏本经营,要等到所有的企业都退出后才认识到问题,恐怕已经晚了。”刘希宇说,做药品也是在做生意,利润是很重要的,但做疫苗更要有点社会责任,当体制制约到救死扶伤的时候,选择就会异常艰难。
本网记者就此问题联系到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一位姓朱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价格不变的东西很多,不可能因为价格不变导致短缺。”而当被问到是否大批企业放弃上海市场而转去其他省市的时候,他并不认为存在这种现象。
在他的回答中,也间接承认了上海市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短缺的事实,但却一直把限价调整归结为上海市物价局的责任。
“实际上,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一直是上海医药限价调整的一个受理窗口单位,不通过他们申请是不可能调整限价的。”碰壁多次最终放弃的刘希宇无奈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