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药贩子告诉记者,治疗乙肝的药品贺普丁,市场价格在194元左右,他按150元的价格回收;治疗胃炎的洛赛克,市场价格在140元左右,他按100元的价格回收。记者问哪些人卖药给他时,药贩子说有的市民是把家里用不完的药品卖了,更多的则是用医保卡买一堆药,再拿过来卖,“有些人觉得自己身体好,很少上医院逛药店,医保卡里的钱闲着可惜了,就想套现用。”医保卡能随便刷药吗?这个药贩子说他们有门路,想刷多少药都能搞得定。他还说药品收购回去后,他们再转卖给上级买家,每盒药可以从中抽几块钱的利润。
“福州宁化路蓝天超市门口,经常有人打出牌子,上面写着高价回收药品。”昨日,市民翁先生打进本报热线968111反映此事。
记者随后调查发现,各种药品回收的小广告,在福州各大医院附近随处可见。有药贩子透露,他们以市价60%左右的价格回收药品,有些市民用医保卡买药,然后再低价卖掉套取现金。
记者昨日在宁化路蓝天超市门口,看到了翁先生说的这个药贩子。一名中年妇女面前,放置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高价回收药品”,牌子上还列了一大串药品的名字。该妇女说,大部分时候,她是按照市价的60%收购药品。药品回收了会再次流入市场销售。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福州市区的几家大医院,发现每家医院附近,随处可见药品回收的广告。记者拨通其中一则广告上的电话。
药贩子告诉记者,治疗乙肝的药品贺普丁,市场价格在194元左右,他按150元的价格回收;治疗胃炎的洛赛克,市场价格在140元左右,他按100元的价格回收。记者问哪些人卖药给他时,药贩子说有的市民是把家里用不完的药品卖了,更多的则是用医保卡买一堆药,再拿过来卖,“有些人觉得自己身体好,很少上医院逛药店,医保卡里的钱闲着可惜了,就想套现用。”医保卡能随便刷药吗?这个药贩子说他们有门路,想刷多少药都能搞得定。他还说药品收购回去后,他们再转卖给上级买家,每盒药可以从中抽几块钱的利润。
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用医保卡划现的做法其实很不明智。如果市民现在为了眼前利益刷卡划现金,得到的钱反而少了,这无疑是在透支自己的救命钱。以后若是大病就医,就只能另外从兜里掏钱了。
福州市药监局一工作人员表示,根据《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药贩子回收药品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如果市民一次购买多盒同类药品,而药盒上却有超过三个的生产日期,那就很有可能是回收药了,市民发现这种情况可向福州市药监局举报。
链接:医保卡成了购物卡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走向何方?
在个别城市的药店里,连生活用品也可用医保卡购买。这种违反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做法,却吸引了不少人
大连市的一些定点药店前一段时间悄悄允许参保人使用医保卡购买保健品、化妆品、儿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违反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做法,却吸引了不少老百姓。
周其和妻子钱平都参加了医保。三十岁出头的夫妻俩,身体健康,用钱平的话讲,“一年也不会进一次医院”。不进医院、不买药,两个人医保个人账户里每年有1000多元的金额放在那里。得知一些定点药店可以用医保卡购买其他商品,夫妻俩很快就前去买了一些化妆品、保健品。
据了解,这种现象在全国许多地方普遍存在。在个别城市的药店里,医保卡已堂而皇之地变成了“购物卡”,不仅可以购买保健品这类与药品沾边的东西,就连洗发水、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也可用医保卡购买。虽然国家规定医保卡里的钱,即便是个人账户,也只能用于就医,但有人认为,反正医保个人账户的钱是自己的,愿意怎么用是自己的事,愿意什么时候用也是自己的事;还有人认为,自己目前没病没灾,账户资金与其闲着,不如消费掉,买些日用品更划算,至于以后有病时个人账户不够用,再以自己的收入补足,反正都是自己的钱。
我国医疗保险分为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两部分,前者主要用于住院费用的支付,后者主要用于门诊,其中个人账户可以累积、继承。医保卡作为个人账户结算的工具,是为支付参保患者治疗、购药之用的,但现在,这一制度受到来自药店和参保人员两方面的挑战。
医保个人账户存在争论:账户约束功能有时甚至起到反向刺激作用;积累功能也得不到体现
国家为啥设立个人账户?老百姓又为何不领情?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医保改革后,采取统账结合的制度。其中建立个人账户主要出于两个目的:其一,明确个人在医疗保障中的责任,即个人要为自己的账户缴一部分费用,个人账户用于支付门诊或小病费用,用完账户里的钱后由个人自付;其二,通过明确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有,促使个人主动约束不合理的医疗消费。从功能上讲,支付现时医疗费用是个人账户的直接功能,约束医疗行为和积累医疗基金是间接功能。
这项制度实行以来,在保障参保人员的利益、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其约束和积累功能,并不如设计的那么理想。
先说个人账户的约束作用,有时候不仅没能充分发挥,甚至起到反向的刺激作用。虽然个人账户属个人所有,但个人账户支付与个人直接掏腰包支付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个人账户资金有一部分是单位缴费,也只能用作医疗消费,人们对账户资金的珍惜不如对自己手里的现金。在深圳,曾出现过个人账户的参保职工年均门诊次数是未参保者近2倍的现象。
在积累方面,一些地方的管理松弛也使积累功能得不到体现。由于个人账户管理的工作量大,参保人又希望使用个人账户更方便,相当一部分地区医保经办机构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十分宽松,不仅没有相应的监督、审核,有的甚至完全放开不管,“只管建账、不问去向”。
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一直存在很大争论。特别是,医保个人账户的建立需要支付很大的管理成本。医保经办机构要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向参保人发放个人账户卡。参保人持卡就医、购药后,医保经办机构还要通过网络系统向医疗机构结算费用,并在结算过程中对是否合理诊治和用药进行监督和审核。一方面是管理费用高,一方面是参保人员不愿受管,因此有人建议干脆不设个人账户,将其改为发现金,成为职工的一部分收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为,个人账户变成“购物卡”肯定是不对的。也有专家提出,要通过推广健康保险,更好地发挥个人账户的效力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究竟走向何方?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认为,建立医保个人账户,明确了个人在医疗保障中的责任,强化了个人对不合理医疗消费的约束,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对于个人账户管理的两个障碍:参保人不愿受管和管理成本偏高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改变参保人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要及时完善制度,以灵活的办法来化解矛盾,例如近两年,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就采取“先入统筹、暂不设个人账户”的办法。无论如何,“个人账户”变成购物卡肯定是不对的。
针对目前个人账户变“购物卡”的现象主要在健康人群中存在,也有专家提出,要通过推广健康保险,更好地发挥个人账户的效力。据了解,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参保人员中患有疾病的人通过保险的方式给予事后经济补偿,是疾病保险,不是兼有预防保健功能的健康保险。而许多国家的医疗保险已经从疾病保险向健康保险过渡。相比之下,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保障方式,因为只有预防抓得好,患病的人才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乌日图表示,健康人不需要花看病钱的概念是错误的。健康是需要维护的。如果基本医疗保险与预防保健能结合起来,使得那些目前没有得病的健康人和亚健康人能够将自己个人账户内积累的资金用于健康保健和预防疾病上,既有利于减轻医疗保险基金的负担,也有利于实现健康的最终目标。“预防上多花一点钱,就能在疾病治疗的费用上少花很多钱。而个人账户正是基本医疗保险与预防保健相结合的一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