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据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国家发改委也将对相关单位的填报数据进行核查。对存在拒报和虚报的企业,将进行专项成本调查。
记者调查
数据怎么填 药企开始“抠脑壳”
如实填写会不会坏了“行规”
昨日下午,城西某医药公司财务部,一名负责完成本单位成本价格调查的工作人员眉头紧锁。他手里有许多表格需要完成,其中有关“成本费用信息”的表格,需要填写的内容多达49项,包括原材料费用、直接人工工资费用、差旅费、推广费等。
“这些费用平常没有单列统计,现在需要花大量时间来核算!”她说。公司另一名负责人则称,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要仔细核算,最尴尬的是“数据到底如何填写”。
这名负责人称,一盒出厂价仅2元的药品,在经过经销商、医药代表及终端销售环节后,价格翻了不知多少倍。“相关环节得不到好处,自然不愿销售和使用这样的药”。因此,在填写药品成本价格时,部分药企会把成本价格抬高。到底该实事求是地填写,还是应该充分考虑药品销售市场的“潜规则”,他感觉颇为棘手。
一名医药代表进一步解释称,在销售环节中,出厂价低的药品,即便价格翻10倍,利润空间依然很小。但出厂价格高的药品,翻一倍或许就可以满足流通各环节的“胃口”。因此,“代理企业、销售人员及一些医疗机构并不喜欢低价格药品”。
成本很难细化咋办
同样感觉“为难”的还有另一家药企高管李先生。李先生称,比如对一家加工板蓝根的药企而言,原材料有好几个等级,合格品每公斤可能不到20元,但一等品则在40元左右。即便采用的是一般合格品,但企业如果按一等品价格填写,相关部门也很难核查。至于水电气等成本,因为一条生产线往往会生产多个品种,具体到其中一个品种,则很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