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面前恐慌也是一种流行病

2009-05-06 10:47:41    来源:  作者:

    药品、口罩与心理恐慌
  
    网上有新闻说,广东曾有媒体报道“流感抗病毒药品暴涨”,而最新的官方消息称,市场目前平稳。

  我曾记得就在几天前,广东卫生厅的官员出面表态,不建议市民储备抗病毒药品,因为对于时下的甲型H1N1流感而言,药品只能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因为真感染上了,必须尽快到医院就诊,自行用药是很危险的。而如果没有,可能就像我的朋友一样,让这些药品在药箱里变硬。

  不错,这是一个如何排解心理恐慌的问题。在一个未知的公共卫生危机广泛蔓延时,让民众安之若泰,可能只是一厢情愿,但是,任由恐慌蔓延,恐怕比疾病本身更难熬。

  比如,抗病毒药品,事实上并不能抵抗甲型流感,这一信息如何获得民众的充分信任和认同,这是政府与民众双边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再比如,世卫官员明确提出,戴口罩并不能防甲型流感,为何有的地区民众相信,有的地区却相反?还有,很多医疗专家提出,勤洗手,多通风,常消毒,我以为,这是基本卫生习惯,并不是甲型流感的对症方法。

链接:恐慌也是一场流行病

  非典在人们心头造成的阴影尚未散去,禽流感、猪流感又纷至沓来。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病毒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世卫组织因此拉响了全球警报,宣布目前已构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连美国奥巴马总统都因接触过疑似病例也有感染之虞。不过,比病毒传播更快的,是由此造成的恐慌情绪,其传播速度借助于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几乎已经到达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看待这场流行病,不能局限于事件本身。致命性的流行病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堪比战争。综观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与人、以及人与各种病毒斗争的历史。鼠疫、天花、霍乱、结核病,及至现代层出不穷的艾滋病、埃博拉病毒、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等各种各样的流行病,都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甚至改写了历史的走向。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总体来看流行病对人类造成灾难的程度日渐控制在有限的范围之内。究其原因,除了部分归结为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更应从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演进中寻找答案。福柯所谓的“生物-权力”的兴起,已经揭示出现代社会人的身体与国家治理术息息相关。各种纪律、组织手段和权力技术的普遍运用,构建出现代卫生防疫体系,将身体纳入了制度化的医学权力网络的关照之下。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面对这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猪流感,虽然必要的谨慎、严密的防范不可或缺,但大可不必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事实表明,面对致命性的流行病,稳定的信心尤其重要,不必要的恐慌则是应对流行病的大敌。

  战胜瘟疫,首先要战胜恐慌。

  恐慌本身就是一场流行病。作为一种群体心理,恐慌有其生成的社会机制。在公共危机发生时,不确定的状态往往造成人们扭曲的从众心理,群体内情绪的相互感染蔓延,从而容易出现集体性的情绪化甚至行为失控的局面,冲击公共秩序。而对流行性疾病的有效控制,关键在于通过各种公共卫生的手段维持公共秩序的稳定,如有效的隔离、细致的鉴别、统一的消毒等等。在流行病传播的事件中,某些个体过度恐慌,盲目逃散,实际上扰乱了公共秩序,打破了防疫设置,为病毒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所以,从制止谣言、遏制恐慌的角度而言,信息公开是十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加大疫情的公开力度,是疫情发生时期进行有效社会组织和动员的必要条件。而作为个体,稳定的心理、严格的自律、相互的信任,对于控制疾病的流行也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在流行病面前,提高机体免疫力固然重要,同时也要提高心理的免疫力。每个人都是一个与病毒斗争的堡垒。希望看到,经过SARS危机洗礼的人们,并不会因为曾经的记忆更加恐慌,而是能构筑起应对流行病的心理防线,无论猪流感病毒是否会登陆中国,都能够正确地看待这次世界性的公共卫生事件。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