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来,蔡同德堂有点反其道而行之。事实上,4000万元的投资,足以在社区开出十来家连锁小药房,为什么宁愿在一家店花这么多钱?
也许与传统有关,“蔡同德堂从来没有开过分号。”柏巧明说,虽然上海有12家“蔡同德”药店,但那是1999年黄浦区药材公司更名为蔡同德药业有限公司之后才有的,至今和“蔡同德堂”是两个独立核算的公司,并无从属或传承关系。而蔡同德堂的历史,则要追溯到光绪八年(1882年),宁波人蔡鸿仪在大马路抛球场(即现在河南中路近南京路口)开出的一家药店。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蔡同德堂建了胶厂、酒厂,丸散膏丹行销到美国旧金山和印尼、文莱等地,但就是没开过分店。
这种情况在传统药号中也是不多见的,“连锁”这个概念虽然是舶来品,但中国的药店和钱庄往往有“分号”,比如和蔡同德堂并称上海滩“国药四大户”的其它三家老字号,童涵春早就有了南北号,雷允上有南号、西号和北号,至于胡庆余堂,本身就是杭州胡庆余堂的分号。现在,这三家药号分店更是数不胜数。
由于没有分号,在改革开放初期,蔡同德堂药号的注册商标避免了多家企业的纷争。但分号或者连锁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压缩了配送渠道,降低了成本,还可形成多元化经营,弱化风险,提高整体市场的占有率。在医药零售领域,连锁和并购日益成为市场潮流,单体药店的生存空间实际上在不断收缩。
“蔡同德堂的特殊情况,是守着南京路这个宝地”,柏巧明说。与连锁药店做常客生意不同,南京路的客户群体以游客为主,利润率高的名贵药材特别好销,单体店的产出效益可以最大化。何况,蔡同德堂没有房租的压力,4000万元的投资下去,立马能变成真金白银的产出。
相比之下,开设分店的风险很高,“尤其是到别的区开店,不仅有房租和人员成本的压力,在‘300米一个药店’的规定下,要找到合适的门面也不容易。”柏巧明坦言,不仅是蔡同德堂,整个蔡同德药业在连锁业态上的动作都不大。
宁做单体不做连锁,“利润为王”,这种理念是失之保守,还是浮躁中的冷静?恐怕还要和蔡同德堂一起,等待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