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义诊”专门针对中老年人,而且所销售的药品多数都是保健品。因为老人们一般看病心切,防范意识较为淡薄,义诊的目的主要是高价兜售药品和器械。为了增加老人对义诊的信任,组织者还会以“服务老百姓”的名义与居委会或小区管委会接洽联系,这样既能解决场地问题,又能取得大家信任。
所以说,对于那些以推销药品和保健品为目的的“义诊”,想靠人们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来达到预防的目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中消协的提醒当然也就等于废话了。但要是真想不让人们上假义诊的当的话也实在是没有多难得,时下,人们对药店门口的所谓义诊早已经有了足够的免疫力了,让人上当的主要还是进入社区的“义诊”。据“义诊”医生王先生讲,在大多数义诊活动中,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有名气的药店被作为一种骗取中老年人信任而通常选择的场地,“因为,很多社区内的老年居民往往会把这种义诊当作居委会为居民专门采取的一种福利方式,从而放松警惕。”但事实上这些地方之所然同意让他们来“义诊”,和“居委会为居民专门采取的一种福利方式”根本就不刮遍,他们不过是通过出租场地的方式赚钱而已。
义诊本身并没有错,但时下相当一部分的义诊变味了确是客观事实。他们积极搞义诊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赚钱而已。而且防范不“义”的义诊的出现也实在不是什么难事,但不知道是不是太容易了的原因,直到现在一些“义诊”还是想到哪去“义诊”,就能到哪去“义诊”。但靠提醒患者别上当的办法,能止住那些不易的“义诊”吗?而消协问什么就是这么利于提醒注意呢?难道是想不出来更好的办法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