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价格像坐了直升机
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旱灾,不少中草药材严重减产。4月28日,记者走访省城部分药店发现,不少产自西南地区的中草药价格像是坐了直升机一样一路高涨,有的甚至涨幅接近3倍。
28日上午,记者在解放南路一家大型药店走访了解到,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储备的金银花、胖大海等常用中草药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金银花已由原来的180元每公斤涨到了现在的500元每公斤。对于这种“翻番式”的涨价原因,该药店一位姓郭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去年,甲型流感流行时,金银花的用药量很大,有一段时间都脱销了,今年的新药要等到秋季才可以采摘,货源紧是涨价的主要原因。”
此外,记者还发现,像“三七粉”、“胖大海”、“红花”、“半夏”、“干姜”这样的中草药涨幅也比较大。从事中药销售十多年的张女士向记者介绍,今年来,一些中草药的价格标签已经换了四五次了,而且“几乎都是提价的”。“年前,‘三七粉’的价格是每公斤300元,现在已经涨到了每公斤500元。”她预计,这些主产区在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中草药价格还有可能继续攀升,主要原因是这些药材产地连续数月干旱,直接影响到了药材产量。
药价上涨最直接受影响的就是消费者。在双塔寺街一家药房里,一位正在抓药的王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同样是一个方子,年前抓一服40元钱,今天就变成了70元。“我刚才还以为药房的人算错了,结果一问,是有些药材涨价了。”
新闻链接:西南大旱致中药材价格上涨 广东重拳遏制涨势
4月28日,省物价局召集部分中药材、中成药的生产经营者进行告诫谈话,要求中药企业、中药饮片企业严格遵守价格法律规定,不得乘西南干旱之机,囤积居奇、哄抬中药材价格。在此之前,省物价局已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并与云南省物价局达成共识,建立中药材价格监管联动机制,共同应对三七等中药材价格的上涨,必要时将依法采取价格干预。
今年春节以来,受西南地区持续严重干旱的影响,产自云贵地区的中药材产量有所减少,三七、板蓝根、金银花、川芎等中药材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据省价格监测中心监测,4月26日清平市场80头三七的批发价格仍保持在每公斤480元的高位,而2009年6月只有70-150元。部分中药材价格上涨,虽然与旱情减产有关,但也有个别商家趁机抢购囤积,加剧市场供求矛盾,严重影响了生产和消费,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
三七是我国中药的主要原料。《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三七胶囊(片)、血栓通注射液等三七及含三七的复方制剂共10个品种被收录,占中成药102个品种的近10%,骨伤科用药8个品种中有5个配方含有三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用三七做原料的中成药品种逾300个,生产厂家达1000余家,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中药制药企业,像云南白药、片仔癀、复方丹参滴丸等知名中药都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因此三七价格的上涨直接对国内主要中药的生产企业带来不小的影响。据白云山和黄中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复方丹参片是该公司的主打品种,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为51.2%.原材料中三七的比重为23.5%,目前,60片每瓶的完全成本由每瓶3.8元上涨到6.9元,而国家公布的统一价为7.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