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药市牛蒡子已成热点
牛蒡子为我国传统中药材,野生品与家种品均有。上个世纪牛蒡子是个小三类品种,无论是鲜牛蒡还是牛蒡子,市场需求不多,行情一直低迷不前,致使市场少人问津。进入新世纪后,虽然市场用量有所增加,但增幅很小,难以带动价格大幅上涨,2005-2008年价位一直在8-9.5元(千克价,东北三省平均价,下同)之间徘徊。然而,市场无定势,峰回路转。2009年在利多因素刺激下,牛蒡子突然发力,价格骤增至13-14.5元,之后一发不可收拾,进入2010年后价格上涨不止,并创下历史新高,引起东北三省广大药商与药农的密切关注。大家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牛蒡子缘何从小品种一跃成为大品种?价格缘何大幅上涨?牛蒡子后市价格是升还是降?经过市场调研后笔者认为:牛蒡子在东北市场上已成众商关注的热点品种,在诸多利好因素的拉动下其后市将持续走强。那么有哪些利好因素在拉动牛蒡子后市走高那?对此浅析如下,供业界同仁参考。
一、药用价值高,市场用量大
牛蒡子为菊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功效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对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麻疹不透,痈肿疮毒,痄腮喉痹,瘟毒发颐等症都有较好疗效。现代医药学研究与临床试验证明鲜牛蒡子都可药用,牛蒡子含牛蒡子甙、脂肪油、维生素A、维生素B、及生物碱等,对肺炎双球菌有显著抗菌作用,有解热、利尿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又发现牛蒡子有抗肿瘤作用,可能成为强有力的抗癌新药。
由于牛蒡子的药用价值高,我国2000多家制药厂以牛蒡子为主要原料研发生产了约300多个品种(规格)的新药、特药、中成药、西药等,所用牛蒡子的数量在逐年增加,特别一提的是牛蒡子在“甲流”疫情中被列入防治用药之一,在各级各类的防治甲流诊疗方案及“连花清瘟胶囊”等药品中大量应用,已成为药厂、药企、医院等的抢手俏货,大有供不应求重金争购之势。
牛蒡子还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每年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各国,出口量逐年上升。
二、产量逐年减,库存消化快
据市场调查显示,牛蒡(鲜)及牛蒡子经历了市场行情的跌宕起伏。滞销低迷的年代农民少种、药商少收,价格一直低迷不前。2005年之前,鲜牛蒡作为药食两用,一直是市场畅销产品,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农民种1亩鲜牛蒡的收入胜过种3亩玉米的收入。于是东北三省、内蒙、河北及西北等地农民盲目发展,一哄而上,牛蒡种植面积激增十几万亩。“物极必反”,牛蒡供大于求,价格快速跌落,再种牛蒡已无利可图,于是主产地纷纷下马,产量随之落入低谷。与此同时,由于行情低落,野生牛蒡子也少人去采。经过几年的市场消耗,到了2009年,牛蒡子库存大幅度下降,加之产量已落至历史的最低点,市场由供大于求转向求大于供,难以满足药厂正常需求与防治“甲流”用药需求,价格上涨已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