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分为颅内脑膜瘤和异位脑膜瘤,前者由颅内蛛网膜细胞形成,后者指无脑膜覆盖的组织器官发生的脑膜瘤,主要由胚胎期残留的蛛网膜组织演变而成。好发部位有头皮、颅骨、眼眶、鼻窦、腮腺、颈部、三叉神经半月节、硬脑膜外层等。主要表现有头痛、偏瘫、视野缺损等。
脑膜瘤的病因迄今不完全清楚,可能是遗传基因、雌激素、辐射、脑外伤、乳腺癌病史或其他因素导致蛛网膜帽状细胞分裂增殖不受控制,从而形成脑膜瘤。脑膜瘤若为良性,瘤体小且无症状,可先密切观察,定期随访即可,通常不用立刻治疗。若肿瘤进行性增大、或出现临床症状,则需要积极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药物治疗等。
外科手术为本病首选方法。当检查提示脑膜瘤周围有水肿、肿瘤占位导致的头痛、神经压迫症状明显、患者甚至表现出智力下降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切除肿瘤,以消除或减轻症状。放疗可以缩小肿瘤,以便更容易将其切除,常作为血供丰富脑膜瘤术前的辅助治疗。若患者手术和放射治疗反应不佳,医生可能会考虑采用化疗来控制肿瘤的生长,如替莫唑胺胶囊。
脑膜瘤的药物治疗:(须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药物治疗)
1.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硫酸四氢帕马丁注射液等,可以缓解脑膜瘤引发的头痛症状。
2.脱水剂药物:如甘露醇注射液、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等,有助于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3.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口服溶液等,用于控制脑膜瘤可能引发的癫痫症状。
4.激素类药物,如:米非司酮片、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孕三烯酮胶囊等,可通过复杂的机制抑制肿瘤活性,用于脑膜瘤的姑息治疗。
5.干扰素:如注射用人干扰素α2b,可以抑制肿瘤细胞新生血管的形成,延缓肿瘤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