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和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在2025年1月26日发布了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发布《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旋覆代赭汤”等43首方剂)》的通知(国中医药综科技发〔2025〕1号),甘草泻心汤的信息如下:
基本信息
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
处方、制法及用法: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对应情况
药味名称:甘草
基原及用药部位: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的干燥根和根茎
炮制规格:炒甘草
折算剂量: 55.20g
药味名称:黄芩
基原及用药部位:唇形科植物黄芩 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
炮制规格:生品
折算剂量:41.40g
药味名称:干姜
基原及用药部位:姜科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炮制规格:生品
折算剂量:41.40g
药味名称:大枣
基原及用药部位:鼠李科植物枣 Ziziphus j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炮制规格:生品
折算剂量:36.00g
药味名称:半夏
基原及用药部位: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
炮制规格:清半夏
折算剂量:34.50g
药味名称:黄连
基原及用药部位: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 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 Coptis deltoideaC. Y. Cheng et Hsiao、云连 Coptis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炮制规格:生品
折算剂量:13.80g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2000ml,煮取1200ml,去药渣,再浓缩至600ml,温服200ml,日三服。
功能主治:【功效】益气和胃,消痞止利。【主治】胃气虚弱之痞证。症见心下痞硬而满,下利日数十行,水谷不化,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舌质淡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细或弦滑。亦治狐惑病。
备注:
1.据原方中煎煮法“煎取三升,温服一升”,可知本方每服量为煎出总量的 1/3。故本方每次的服药量为:炒甘草 18.40g,黄芩 13.80g,干姜 13.80g,大枣 12.00g,清半夏 11.50g,黄连 4.60g。根据张仲景方剂服药法中“不必尽剂”、随证变化、灵活施用的特点,日服用次数建议1-3 次,根据临床实际遵医嘱使用。
上述折算剂量系依汉代度量衡直接折算,若与当今主流用量严重不符,在固定原方比例和每服量的基础上,结合安全性评价结果及临床用药实际确定日服总量。
2.炒甘草:参考 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清炒法,建议将甘草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趁湿清炒,炒至微黄,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