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市场缺乏一个权威的监测平台

2011-05-31 17:32:55    来源:  作者:

  中药材行业须环环监控

  一直以来,中药价格波动较大,近两年则呈不断上涨的趋势。

  对于消费者来说,恐怕没有任何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是能够理解的,而药品价格的上涨更是牵动着社会民生。如果中药价格涨势一直持续,看病就医的费用便会不断升高,而由此可能引发的社会影响也不言而喻。

  但是,仍有观点认为,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中药材价格上涨。因为,长期被低估的中药材价格产生的影响将更糟糕。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中药材种植几乎没有提供政策上的扶持,药农的种植积极性不断下降。直到2009年,种植面积下降产生的影响开始暴露,市场上部分品种供货紧张、被囤积惜售,全面涨价应运而生。

  如果以长期被低估的药价标准来看,当下的药材价格甚至已经到了一个不合理的区间,从数据上看,去年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平均涨幅为109%,涨幅超过100%的品种多达96个。然而,到底目前中药材价格水平的孰高孰低,我们仍旧缺乏衡量标准。

  而在中药材种植计划方面,药农多是凭借经验进行散种,没有一个专业机构能够为药农提供行业咨询和种植建议。

  原因在于,中国中药材市场缺乏一个权威的监测平台。如果没有监测平台和真实有效的数据,一切种植指导意见都是不理性的。而种植指导意见对生长周期较长的中药材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市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周洵介绍,目前,中药协会正在配合商务部搭建数据监测平台,加强流通环节的监控,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掌握中药材的供需数据。目前中药材的交易方式以大宗统货为主,质量难以保证,交易量难以计算。

  周洵坦言,现在没有权威机构能够统计出中药材具体年产量、需求量,更无法对种植面积进行指导。体系建立后,就能做到从产到需的全程监控,进而可进一步研究种植方案指导药农种植。

  周洵认为,在中药材流通环节中,仓储是问题最大的一环。目前,我国中药材仓储方法管理不规范,没有一家标准的中药材仓储基地。药材在仓储过程中,容易出现霉变,药性失效。

  此外,国家缺乏主要中药材品种战略储备,在价格大幅波动时,无法平抑价格。而如果一些大品种有集中仓储,就能在价格波动时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保障药农的基本收入。

  相关阅读:黄芪翻三四倍 药材飞涨中医开方不敢下笔

  去年以来疯涨的中药材价格目前还在高烧中。记者今天从各大医院了解到,目前在医院里20元以下的药方已不多见。面对飞涨的药材,医生开方都不敢下笔。

  中医药素来以“简、便、廉、验”著称,不过,现在这个“廉”字,医生说起来都觉得底气不足。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原来治感冒开一天的汤药一般不超过10元,但是现在一般直奔20元。因为患肾病长期吃药的患者老刘昨天在医院开了14天的汤药,价格达到了四位数,超过了1000元。老刘的主治医生小李告诉记者,她开药的时候反复斟酌不敢下笔,“穿山甲是老刘必须要用的药,原来一公斤大约2万元,现在要6万元。”

  近一两年来中药材涨价非常明显,麦冬、金银花、太子参、党参、三七、川贝、葶苈子、丹参等药材涨幅明显,甚至成倍上涨,像黄芪的价格甚至翻了三四倍。脑病科医生小曲说,原来患者都是熬药吃,现在他会根据情况让患者把一些药材研末吃了,“药材太贵了。”至于穿山甲这样的“贵族药”,“尽量不用,怕价太高吓跑患者。”

  记者了解到,由于药材价格涨得太快,一些黑心的商人还想出了“歪道道”。有的商人以次充好,比如用二等山楂冒充一等山楂,这样的商人还算有良心的,有的人会在药材里非法添加硫酸镁等重金属粉,增加重量;还有的商人把假药搀到真的药材中,“把滑石粉加一点茯苓粉末制成假的茯苓丁,再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到真的茯苓丁中,一般老百姓根本看不出来。”

  虽然药材价格涨幅较大,但多数患者因为能报销尚还可承受。而中成药生产厂家处于药材疯涨、药价受政府管控的夹缝之中,压力很大。中药材天地网的数据显示,中药材价格最低涨幅为10%,最高涨幅达400%。

手机:   汉字数
匿名发表于 2014-12-06 20:34:41
希望有关部门检测,我问过很多地方,价格太贵,不敢拿去检测啊,希望有关部门帮助,我可以寄样品。15826313706
查看全部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