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在本报报道熊爹爹的遭遇后,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原本是为了给患者建立详细诊疗档案的电子处方系统现在已经异变成“电子壁垒”,如同一把老虎钳,将人们拿着医院处方到药店购买低价药的最后通道也钳死。
为了证实熊爹爹的说法,记者先后来到他就诊的医院和另外3家省内知名的三甲医院,问及就诊过程,所有受访者都表示,在就诊过程中,医生除了在病历上记录病情,处方已经完全实行“电子化”,医院如此做法无疑就是“逼迫”患者在医院购买高价药,以往拿着处方去药店买便宜药的最后途径也被堵死。
对此,熊爹爹就诊的中医院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当医生在电脑上开出药方时,就已经显示了价格等信息,但由于患者太多,医生也可能没有一一告知患者这些信息。
人大代表声音
患者丧失选择权和知情权
对于这样“变了味”的电子处方,谢子龙认为这是“医院利用信息技术达到垄断目的”,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医院的最终目的是让处方不外流,让患者无法去药店购药。此外,患者有权利在缴费之前了解医生为自己开了什么药,多少钱,而不是到交钱后才拿到消费详单。这样患者就只能在医院购药,即便知道价格会比药店高出一大截,也只能接受。”
揭秘中药背后同样藏有暴利链条
在以往的有关药价虚高的报道中大多指向西药,可记者通过多日来的调查暗访,发现中药流通环节中也同样存在着一条暴利链条。为此,长期从事医药经营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谢子龙,以及有着5年医药销售经历的谭少国为记者揭开了其中的内幕。
【黑幕一】经一道关卡就涨一次价
见者有份,利益均沾,雁过拔毛。对于医院与药店同药同质不同价的情况,谢子龙和谭少国总结出这样的一条“潜规则”。
在药品业,大医院往往因用药量大被称为“庄家”。谢子龙说,“生产厂家求着医院用药,请客、送礼几乎是行规,特别是到了收货款时,更是‘求爷爷告奶奶’,连财务部的小出纳都要打红包,药品每经一个环节都要涨一次价,医院每签一个字都要塞一个红包。这些超额成本最后由患者来买单。”
【黑幕二】采购不选对的,只买贵的
同样质量同样疗效的药品,一个卖十元,另一种卖一百,你说医院会采购哪个?谢子龙向记者提出一个问题,顿了一下,他给出了答案,“肯定采购一百块的那种。”谢子龙介绍,目前国家对医院采购药品实行加成15%的方法,就是10元采购的药品,医院可以卖到11.5元,于是医院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就选择进价更高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