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不能由单一机构制定
张亚强告诉记者,胶囊生产企业违法购买和使用由皮革生产的明胶制造药用胶囊,并出售给药品生产企业使用;同时,部分药品生产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使用不合格辅料生产劣药。这是毒胶囊出现的根源。
“而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问题又一次沉重地敲醒了国内药品定价、招标过程。”北京大学医学部药理学系教授张永鹤介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药品市场,其药品价格由制药厂家自行制定,价格形成由市场主导。政府既不制定、也不采取直接措施控制价格,而是由保险公司和其他社会团体采取间接措施抑制药品价格上涨。实际上美国对药品价格的控制不直接体现在制定环节,而是通过药品购买、使用、报销等多个环节加以调控。这也就是说,如果药品价格单纯由某一机构来制定,那么势必会对药企自身的利益造成损失,这样药企为了自保,也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盈利。这样昧良心、没道德的行为,就会频频出现。
挖掘业内潜规则尤为重要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国家药典标准规定:铬含量的限量值为百万分之二,显然,这次不少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规矩办事,酿成恶果。
该知情人士表示,要杜绝此类事情再次上演,首先,监管部门要加大力度把行业内的潜规则和不健康的利益链挖掘出来,比如:我国除了药企的自我检查外,药监系统还会在药品出厂时及出厂后等环节进行抽检。药品的检测一般有如下几个环节:药品出厂时要进行一次全部检测,一般由药品生产厂家自检;药品出厂后,药监部门会进行一次强制抽查;此后,药监部门还会不定期地针对不同药品进行抽查。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今,一个企业生产的药品往往有多个版本,现在一些企业为了应付检查,往往会生产“应付药检的药”。同时,对于这类事件一定要加大打击力度。过去,违法成本太低,很多人铤而走险。而现在,监管部门下决心要惩治这类事件,那么就要严厉打击,不让他们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