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对药品双向垄断造就高药价

2013-10-28 11:49:43    来源:  作者:

  一家著名医药流通集团的老总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2007年一份发改委的数字与卫生部的结算表明,过去两年医疗机构在药品方面获取的加价额每年大概在470亿元左右,占药品购进额的42%,加价率实际是42%,已远远高于国家允许的15%加价率。也就是说,在一盒药的零售价中有42%是被医院挣去的。这只是明面上的利润。他还透露,一般情况下一盒药医生在开处方时能拿到30%左右的回扣,也就是说,在这样一盒药的销售中,医院和医生总共可以赚零售价的72%。而仅仅剩下的28%,则涵盖药厂用来研发、购买原料生产、设备折旧、销售、配送、员工工资等诸多成本。记者致电北京某三甲医院的高管,对方对42%的实际加价率矢口否认。

  “显然,绝大多数药品收益被医院拿走。”该老总有点愤愤然,曾考察过美国药品市场的他用美国的类似数据做了对比,在美国药品市场上,医院只占据了2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余的80%由药店等零售机构占据。美国连锁药店协会(N A C D )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2004年每100美元药品销售收入中,制药企业获得76.5美元,批发商获得3 .4美元,零售商获得20 .1美元“由中美这组数据的巨大差异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国内药品市场上医疗机构的强势地位。”该老总表示。

  牛正乾也认为,流通环节过多或过少,对行业发展都是不利的,关键要尊重市场规律,鼓吹减少流通环节或者是取消流通环节的说法完全是不懂市场规律的行为,那样的做法不仅不会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反而会增加药品配送和医院管理药品的成本,进而会进一步抬高药品价格。

  体制 医院双向垄断

  一个医学博士毕业、经过两年实习期取得独立接诊资格的医生应该有怎么样的收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给《经济参考报》记者算了笔账,“如果他一天接诊40个病人,挂号费5元计,按22个工作日计,一个受了八年医学专业培训和两年临床实践的专业医生一个月只能给医院带来4400元的贡献!”

  “此外还有给医生配备的护士,与医务人员人数大致相等的行政人员,”朱恒鹏反问记者“你觉得一个四五人的团队每月只给医院贡献4400元能让医院收支平衡么?!”

  朱恒鹏估计,一个医生一个月须给医院带来5万元的收入,方能使医院收支平衡,同时让自己有比较体面的收入。“于是,以药养医成了公立医院医生的重要收入来源。”朱恒鹏说。媒体频频曝光的药品“回扣+返点”即出于此。

  上海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供职七年的医生告诉记者,公立医院的人事编制比较冗余,行政人员与医务人员基本1∶1,“院长不能随便裁员的,我们的人力成本比私立的高不少。”

  公立医院的行政补贴不足曾被媒体诟病为公益性普及不够的一大原因,“国家根本养不起,医护人员的工资都靠财政发,光把北京的所有公立医院全额养起来,国家一年得支出300亿左右。”朱恒鹏表示。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