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家定点医药机构受表彰
昨日,2008年度东莞市社会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社保局局长梁冰、副局长张亚林、市财政局副局长陈锐康等出席会议,并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市人民医院、东华医院、市桥仁济堂药店等24家定点医药机构受到表彰。
去年参保人数达513.3万
会上,张亚林代表市社保局总结了过去一年社保定点医药机构的工作情况。他指出,2008年,东莞无论是基本医疗、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基金收支规模,还是管理服务水平,全市都继续走在全省的前列。截至2008年底,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13.3万人,工伤保险达419.5万人。全市社保定点医疗机构增至125家、定点零售药店有96家。
为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全市社保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渡过困难时期,包括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缓缴社会保险费、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等。
将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
目前,全市医疗保险基金大部分集中在4家三级医院。国家对市镇各个级别医疗机构均有不同的业务分工和责任、任务划分,与此相适应,组织机构的设计也应有所侧重。张亚林认为,要解决老百姓看病费用上涨、小病大病都扎堆大医院等问题,除了要规范大医院的诊疗程序,遏制过度医疗行为外,也要通过政策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和软件,才能将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的患者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更有效地利用社保基金,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张亚林还指出,各定点医药机构应该注意优化内部结构,这是医药机构领导必须解决的问题。医药机构不同的发展阶段管理的重点不同,同时医药机构本身也都有其成长规律,在不同的时期对于比较重要的管理要素需要相应的制度保证。定点医药机构除了具备有形的各科室、各部门架构,还必须有相关的制度与之配合,才能使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运行通畅。制度是保障,是约束。医药机构发展的同时还要制定各种关键制度,才能使得医药机构运作持续处于规范化状态。
链接:基层卫生机构都要提供中医药服务
7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将基本实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意见》要求,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制订中医诊疗常规、出入院标准、用药指南、临床诊疗路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