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需谨慎 小心药物变“毒”物

2009-05-21 11:13:29    来源:  作者:

  食品让药物变毒物

  药,吃了就完了,是你的习惯。但药物参与消化的所有过程,可能和你抽的那支烟、喝的那种果汁、吃的那种食物相互作用。因此,你有必要了解你正在服用的药物有哪些忌口,防止药效打折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黄连素——茶

  茶水中含有约10%鞣质,鞣质在人体内分解成鞣酸,鞣酸会沉淀黄连素中的生物碱,大大降低其药效。因此,服用黄连素前后2小时内不能饮茶。

  抗生素——牛奶、果汁

  服用抗生素前后2小时内不要饮用牛奶或果汁。因为牛奶会降低抗生素活性,使药效无法充分发挥;而果汁(尤其是新鲜果汁)中富含的果酸则加速抗生素溶解,不仅降低药效,还可能生成有害的中间产物,增加毒副作用。

  降压药——西柚汁

  服用降压药期间不能饮用西柚汁。因为西柚汁中的柚皮素成分会影响肝脏中某种酶的功能,而这种酶与降压药的代谢有关,将造成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副作用大大增加。

  止泻药——牛奶

  服用止泻药物,不能饮用牛奶。因为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药效,其含有的乳糖成分还容易加重腹泻症状。

  维生素C——虾

  服用维生素C前后2小时内不能吃虾。因为虾中含量丰富的铜会氧化维生素C,令其失效;同时,虾中的五价砷成分还会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具有毒性的“三价砷”。

  利尿剂——香蕉、橘子

  服用利尿剂期间,钾会在血液中滞留。若同时再吃富含钾的香蕉、橘子,体内钾蓄积更加严重,易诱发心脏、血压方面的并发症。

  滋补类中药——萝卜

  滋补类中药通过补气,进而滋补全身气血阴阳,而萝卜有破气作用,会大大减弱滋补功效,因此服用滋补类中药期间忌食萝卜。

  链接:药食同源不等于安全 大量吃食物药也会有毒性

  “很多物品既是药物又是食物。”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教授指出,“药食同源”的传统在我国源远流长。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至少有87种食物同时具备药物的身份。

  高学敏向《生命时报》记者介绍:“要想理解‘药食同源’的概念,先得明确什么是药物,什么是食物。”简单地说,食物是用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药物则是用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物品。但在中医药看来,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远古时代,人们经过不断的尝试,发现某些物质香甜可口、又没有毒副作用,于是将其划入食物的范畴,而对那些吃了以后让人呕吐、腹痛、头晕的“毒物”,自然“敬而远之”。后来人们发现有些“毒物”能治疗疾病,于是它们便被“奉为”药材。由此看来,药和食是“同源”的。

  事实上,还有很多食物兼有药理作用,例如,生姜和桂枝既是调味品,也是发汗解表的常用药物。中医有一个用于解表的经典方剂叫“桂枝汤”,包括了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等五味药,它们都是调味品。所以说,有些食物也是药物,这是“药食同源”的另一层涵义。

  也有人认为,既然“药食同源”,是不是贴上这个标签的药物就安全无害,像食物一样安全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常章富教授指出,“中药按其毒性分为有毒和无毒两大类,能长期作为食物的药物,一般都是无毒的。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无毒的药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如粳米、冬瓜等,即使大剂量使用通常也不会出现安全问题;而另一类虽然无毒,但它有明显的“偏性”,也就是说,对于某些人士是不适合的,例如人参、大黄等,“如果大量使用,也会有潜在的毒性。”常章富指出。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