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让医护人员勇敢地报告药物不良反应
由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09国际用药安全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上,国内外专家呼吁,应该建立一种制度,让医护人员勇敢地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说出来。
让医护人员主动报告自己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甚至是差错、失误,这是听起来很难的一件事。可是在美国已经成为常态,因为没有组织和机构来处罚他们,相反他们的报道将被重视。美国用药安全规范研究所(ISMP)主席Micheal R. Cohen教授在这次会议上介绍了美国药品安全上报系统的经验。他说,几十年以前,美国的医护人员不敢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说出来,一些对医护人员不利的制度和措施让医护人员害怕,怕影响他们的前途。相关部门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建立了一套不对医护人员进行惩罚、开放式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上报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勇敢地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据介绍,ISMP是全美致力于防止用药失误及药品安全使用的非营利性组织。ISMP帮助医疗保健业者维系患者的健康并持续致力于改善药品使用程序超过30年。该组织以提供公正、及时和精确的用药安全信息享誉全球。30多年前,ISMP开始了其在防止用药失误领域的研究——一个由医疗保健业者自愿自发参与的错误报告项目,用于学习研究在全美发生的用药失误,了解它们发生的原因,并与医疗机构团体分享其中的经验教训。此外,ISMP还与制药厂商合作,以防止关于药品名称、标签、包装和设计的混淆和误解。Micheal R. Cohen说,现在,持续扩展的用药安全知识正不断激励着该研究所在改善药品使用程序领域中高度有效性,这些建立于非惩罚性研究方法及以系统为基础的解决办法,分为5个重点领域:知识、分析、教育、合作和交流。如,ISMP为医疗保健业者和消费者出版“ISMP用药安全警示”时事通讯;时常开展教育性项目,召开针对药品使用问题的电话会议;提供海报、录像、患者手册、书籍及其他信息资源;开发有价值的用药安全工具,如高危药品清单及具潜在危险的缩写;为医疗保健系统提供具保密性的咨询服务,以提前对用药系统进行评估或对与用药相关的严重医疗事件做出分析。有关数据显示,美国超过四分之一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是医生对药品认识不充分造成的,还有四分之一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是医生对患者的资料掌握不充分造成的;另外,药品的外包装、药品名称相似等也是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
加拿大用药安全规范研究所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旨在更正和分析用药错误报告、推进用药安全。该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David U在这次学术会上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让医护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地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非常重要,他还介绍了加拿大药师对用药安全的促进策略。会上,香港医院管理局总药剂师蒋秀珠则用真实图片展示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住院病人药物分配系统的设计及流程管理。我国大陆地区著名药学专家朱珠、翟所迪也做了有关用药安全的报告。
链接:克林霉素引发不良反应 全国已报告万余病例
昨天有报道称,目前全国已收到万余例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不良反应涉及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和泌尿系统损害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公众发出警示。记者从江苏省药监局获悉,该药不良反应报告也接到不少,提醒市民使用前要先看药品说明书,一旦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反映,一般停止使用后,症状就会消失。
记者昨日咨询南京部分医院药剂专家,据介绍,2006年的“欣弗”事件其实就是克林霉素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克林霉素作为一种经典的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在抗感染领域应用较多,但因产品稳定性较差,存在工艺缺陷,容易引发质量问题。
南京市儿童医院药剂科专家指出,克林霉素虽是一种无需皮试的广谱抗生素,但儿童应慎用。克林霉素不良反应有:胃肠道、肝脏、肾脏、血液、皮肤、局部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其副作用较大,因此一般不用在儿童身上。如果特殊患儿必须用得注意以下几点:4周以下的新生儿应禁用克林霉素;4周到4岁的儿童慎用;16岁以内少儿使用时,则须注意重要器官功能的监测。此外,有胃肠疾病或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假膜性肠炎患者;肝功能不全者;严重肾功能障碍者;有哮喘或其他过敏史者。这四类患者要慎用克林霉素。
省药监有关人士表示,万余例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应该不是近期集中反应,是累计的数字,市民无需出现“用药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