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药价促进医生合理用药

2009-06-26 13:52:51    来源:  作者:

    国家在扩大药品价格监管品种,对处方药实行全面监管的同时,应缩小重点监管范围,集中力量强化对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的药品价格监管。目前,由国家定价的药品数量有2400种,其中包括医保目录西药处方药1018种,中成药处方药532种。近期国家拟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基本药品有600多种。而全世界已制定基本药物目录的156个国家,目录品种基本控制在300多种,且已可以治疗80%以上的疾病。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的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支持中医药发展的精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合理确定品种和数量应控制减少到500个品种以内为宜,同时尽量减少临床不必需药品的规格和剂型。

    改进政府定价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价格决策程序,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完善价格专家评审制度,积极发挥专家评审作用。

   二、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要积极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基本药物不搞定点生产、定点销售、统一价格的政策。认真推行国家基本药物的政府采购,在形成基本药物指导价格中,要引入市场机制,同时要大力推进网上采购,采购价格要充分体现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变化,通过市场倒逼机制,来不断校正政府定价水平。另外在招标采购过程中,要合理确定价格权重,不应把药品价格做为唯一指标,避免人为设置价格门槛,过度压低中标价格。防止廉价药品竞争过度,挫伤企业生产积极性,避免出现廉价药品短缺的现象。

    在定价方法上,要坚持成本定价与效果定价相结合的原则。继续坚持补偿成本、维护质量的原则,同时更多的考虑药物的临床价值,对仿制药定价要对比临床可替代药品的疗效与价格,对新药定价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建立基本药物目录的动态遴选机制,通过药物经济学评价,对成本-效益优良的专利药、原研药等药品,要及时补充调整到基本药物目录中。 在药品生产环节,鼓励企业创新,允许创新药物有较高的区间费用和利润水平,在保护期内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对市场调节价的药品,推行生产经营企业药品包装上标识出厂价格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定期调整药品价格的制度。

    三、合理制定基本药物价格。按通用名称制定基本药物的最高零售指导价格,杜绝一药多名的现象。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制定基本药物价格要保持生产企业的合理利润,利用价格杠杆鼓励基本药物的生产经营。利用价格杠杆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行药品“首仿定价,后仿降价”政策,促进市场药品价格总体水平进一步降低。鼓励与支持药物创新,进行新药定价前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同时 逐步缩小单独定价药与统一定价药的价差 。逐步减少执行差别定价(单独定价)的专利药和原研药的品种和范围,逐步缩小差别定价药品与统一定价药品两者之间的价差。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