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4月20日举行的“瓯江经济学名家系列讲座暨首场学术讲演”上,北京大学副校长、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海闻教授表示,在医改领域,政府要尊重市场,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药价,“永远不要以为你比市场更聪明”。(2007年4月22日《新京报》)
是屁股坐错位置之后为某些阶层代言的胡言乱语?还是对市场引发不公之时舆论一再呼唤政府“出手”的醒世担忧?在我们的脑海里,“干预”似乎便是政府“一抓就死”,就是导致市场混乱无序的过度行政干预。如果用这样的“干预”概念简单否定政府在药价市场中的作用,实在有偷换概念之嫌。学者用模糊不清的术语或者借用曾经被僵化使用的词语来阐述观点,是比较危险的游戏。
正如经济学家莫尼斯兰所言:所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要在保持市场活力和政府干预之间达成一种平衡。用另一个经济学家张五常的话来说,“无论政府做什么,严格来说,都算是干预市场”。重要的问题在哪里?不在于有没有政府之手的“干预”,而在于由市场处理交易,社会费用是否过高,是否违反了最基本的社会公平。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导致成本过高,或者服务效应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政府原本就有营造和维持市场公平的基础职责。
这些年来,政府作为直接的利益主体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的事情已经越来越少了,直接的行政高压手段也很少用了。民间呼声较高的,不是让政府重新以“大包办”的形象替代一切,而是对混乱的市场提供一个成熟的、公平的交易秩序,令非常不平衡的消费者与经营者关系维持基础的均衡,保护市场机制发挥应该有的职能。在这个角度上说,政府与法院的作用不是发挥得太大了,恰恰相反,在体制性梳理、法制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是太少了。
在当下,改变“以药养医”的体制是对的,但认为给医生一年10万,就能遏制医疗创收,显然把人性简单化了;认为国家不该出台“国六条”,而应该任由房地产自行发展,显然把市场的功能简单化了。经济学者不能用过时20多年的“政府干预”与“市场取向”的简单概念来忽悠民众。
正如学者孙立平研究得出的结论:总体来说,韩国和巴西这样将国家干预与市场取向结合起来的国家,要明显优越于像智利和阿根廷那种允许市场无限制运转的体制,后者往往造成反工业化的结果。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必须仰仗政府主观性非常明确的“调控”做出适当的调整;单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将令当前的二元体制、贫富悬殊等问题更加恶化。在涉及民生等重大问题上,经济学家需要警告政府不能做什么样的干预,然后提醒政府可以使用什么措施和怎样使用这些措施,发挥有效的经济规律杠杆,而不是简单地翻炒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