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今年初因减种和罕见低温冻害可能减产而涨价,那么产新临近为何走销不快呢?
从过去几年太子参产新前中后走销情况可以看出:
一是:在太子参三大产区中贵州施秉产区产新时间最晚,由于此产区地处西南,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往年产新开始后收购价都略低些,贵州施秉太子参产新上市对市场冲击有多大影响,这是商家担心观望原因之一。
二是:自2007年末,太子参价格上涨以来,安徽、福建两产区货源走销情况不及过去的两年。尤其2008年上半年,各市场人气不旺,产新下来购销情况难定,也是商家不敢入手的原因之一。
三是:太子参安徽宣州产区随着天气转好 ,不久将大量产新,后市价格可能会受冲击。
安徽、福建两产区产新面积比2007年有所缩减,即便降价也可能会有反弹,应需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