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有的针剂,除了老药外几乎都是新药,利润惊人,翻10倍都算少的。”一位从业十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提供了一份比较表,比如说注射用的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规格为0.2g×100ml)出厂供货价格为4.20元,但经层层加价,医院售价45元,翻了11倍左右,而用于肝炎治疗的注射用胸腺五肽的利润则更加惊人,规格为1mg×1支的出厂价为4元,售给患者时价格竟达到192元,甚至更高。
今年29岁的吴小姐,最近因轻度肺炎、感冒打了半个月吊针,仅抗生素就用了2000多元。她每天打的药价格为100多元一支,但问起药名等信息时,她并不知道打的是什么药,只是按照医生的吩咐开了针剂。而同样是轻度肺炎、感冒的医药业内从业者小周,拒绝使用贵药而使用老药头孢一代,仅用了200多元,与吴小姐的花费相差近10倍。
药价“翻筋斗” 谁是幕后推手?
湖北某代理公司业内人士昨日向记者介绍,由于药品从厂家到患者手中,必须经过代理公司—招标—医院这个环节,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是代理公司赚了这笔利润。其实并不是这样,国家规定药品必须商业配送,这意味厂家即使找到了代理公司也不是一劳永逸,只有药品进到医院,再通过医生开到患者手中,这才完成了销售。
该人士表示,代理公司要负责招标、进医院还有配送(这里指的是新药,老药通过医药批发公司)、包括交税等,其中代理公司赚取8%—10%的利润,如一盒注射用阿奇霉素,出厂价1.3元,到代理公司后价格变为3.4元,再到医院后则变为27元,而中间相差的23.6元并非落进了代理公司的荷包,而是进行了利润分成。
这一点,记者采访我国著名医药集团的销售负责人得到了证实,该负责人介绍,代理公司要负责配送,需要人力物力的费用,他们赚取8到10个点可以理解,但更为重要的是代理公司要负责和厂家一同把药销进医院,且目前药企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个品种存在上千个不同厂家的药,所以要让医生开某个厂家的药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