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医院销售排名前20位的药品中,头孢类抗生素及各类复合抗生素占一半以上。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药品相比,这类药品价格也是相对较高的。青霉素注射剂已从10年前用量的第2位,退居到目前的第17位。青霉素类药品销售数量所占的比例,已经从1996年的33.90%降到2005年的16.70%。国家发改委表示,医院购药结构和数量发生较大变化,有临床耐药率增加、药物剂型升级换代等正常因素。但不可否认,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医院愿意开大处方、售高价药的问题也比较普遍。而医院购进药品的金额上涨较多,是导致群众人均药费负担不断上涨的主因。
好药看疗效 价格不一定高(图)
到药店买药,常会有这样的问答:
“买一瓶扑炎痛。”“扑炎痛早就没有瓶装的了,现在都一盒一盒的。这个就是你要的扑炎痛,名字不一样,药一样的。”
“多少钱一盒呀?”“不贵,十块多点。”
确实也没有涨多少,不过拿过来仔细一看,一盒只有12颗,而过去几块钱一瓶的扑炎痛可是100颗装的。针对药品“改名-换包装-涨价”这一怪现象,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首届药物信息研究与利用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呼吁:控制医院用药结构,合理用药;市民在购买使用药物时也要保持理性,价高不一定药就好。
发现 现象
“药物替代”导致药费上涨
据悉,相关课题组对大中型医院药品费用持续上涨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通常影响药品费用的原因有三:一是药价,价格因素是前一阶段政府部门针对药品费用问题监管的重点。但自2006年以来,物价部门没有再进行大规模的药品降价,几次价格调整基本是有升有降。二是用量,从药品的用量因素看,2005-2008年间,大中型医院的药品用量逐年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就诊人数的增加和处方量的增大。同时,药品用量的增幅超过了药品价格下降的降幅。由此可见,抑制药费增长单靠价格调控手段作用非常有限。三是药品结构因素。研究显示我国大中型医院的药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药物替代”可能是影响用药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比如在治疗消化疾病时,同样的疾病可以有多种治疗药物供选择,而近年来传统的相对廉价的法莫替丁(0.14元/片)用量份额大幅下降,较昂贵的新药埃索美拉唑(12.48元/片)的用量份额大幅增加。这种药物间的替代效应必然会促使药品费用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