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看病抓药,唯贵为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承担了抑制药价虚高的历史使命,如何让基本药物落实到处方,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这方面,既需要建立健全保障基本药物施行的一系列配套措施,使其生产、供应、使用、定价、报销等环节得到制度的保驾护航;还要破除“以药养医”的体制机制障碍。
以上这些工作,我国的医改方案及其配套制度都已明确。
然而,用好基本药物,仅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你和我的努力。
努力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改变“唯贵药为好”的用药心态;二是改变盲目就医的习惯,具备一些医药学常识;三是树立基本药物优先原则。
在我们当中,有不少人一生病就喜欢上大医院开进口药、“特效药”,他们认为贵药一定疗效好、见效快。这种用药心态导致药费被人为推高。其实,我国一些经典老药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价格低廉,完全的市场竞争把价格里的“水分”挤干了。很多进口药、“特效药”因为刚进入市场,研发、流通等成本过高,导致价格昂贵,但功效不见得就比经典老药强。而且因为刚进入市场,缺少长期的临床证明,一些副作用未能显现出来,隐藏不少风险。
“唯贵药为好”的现象也与一些医德不良的医生误导有关,因此,广大患者还需要具备一些医药学常识,了解常见病简单治疗规律、用药常识等。比如一般的感冒发烧,不需要马上跑到大医院,开头孢四代抗生素,然后挤在输液室里输几天点滴。一般来说,60%的发烧不能使用抗生素,乱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病情转化、抵抗力下降等综合问题增加,最后甚至会恶化病情。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经历:从小就有的小毛病,长大后用同样的药根本不奏效。这就是乱用药物、盲目“求贵”的典型案例。这些简单用药常识在不少国家几乎人人皆知,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普通民众还知之甚少。
翻看基本药物目录,我们会发现不少药物都是经典老药,非常好用,如保济丸、藿香正气水、板蓝根、红霉素软膏等等,应付80%的常见病足矣。作为患者,我们树立基本药物优先的原则,将有利于减轻药费负担。为此,我们有必要改变喜欢往大医院跑的就医习惯,先往基层医院看病,再根据全科医生的指点到大医院就诊。这种科学的“正三角形”医疗模式有利于基本药物的使用。
有人担心,即使我们配合了,医生开“大处方”开习惯了怎么办?随着医改的深入,医院不需要“以药养医”,医生不需要靠药品获得收入,即将推行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也将对诊疗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规范用药管理,相信“大处方”销声匿迹之日不远矣。
其实,你我都出点力,改变用药心态,买到真正挤干“水分”的药,不也正符合你我的需求吗?
链接:遏制“开贵药”现象 药师临床查房把关
如同医生每天查房并书写病历一样,现在临床药师也参与到日常性医疗查房和会诊中,审核医嘱或处方并书写“药历”。昨从市医管中心获悉,我市今年起在省内率先推行业务院长临床药事查房制度,院长须走进病房,组织推进药师和医生一同查房,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实时干预,为病人用药的安全把关,遏制一些医师“开贵药”之类的不正之风。
“药师不是简单的药物发放者,更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医疗实践参与者。”市医管中心医疗发展部王永辉说,今年以来,实行业务院长临床药事查房制度后,每家医院分管药事工作的业务院长每月一次牵头组织联合查房,一方面引导医生积极采纳临床药师用药建议,另一方面促使临床药师主动参与治疗方案制定。截至目前,8家市属医院累计开展业务院长临床药事查房76次,全市已有30多名临床药师在临床一线发挥作用,临床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就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性全程服务。
药事查房制度的推行,不仅规范了医生的用药行为,同时也改变了“小病大治”的现象,从而降低了药品费用。调查显示,通过临床药事查房干预,临床的抗菌药物得到规范使用,选用一二代头孢的比例增加,三四代头孢及加酶抑制剂品种的使用率减少,药品支出费用也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