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有神木的投入没神木的效果
新医改至今已运行一年多,发改委称截至2月,各级财政已为这场改革支出3902亿元,基本覆盖12亿人。但因为看病难、看病贵依然存在,新医改的效果遭到质疑。(5月22日《经济观察报》)
3900亿元是什么概念?以实行免费医疗的神木县为例,全县百姓免费医疗的成本是每人每年330元,照这样的标准计算,全国实现全民免费医疗需要4300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去年一年投入3900亿元,应该是接近实现全民免费医疗,而不是仍然看病贵。为什么花掉这么多钱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投入的资金并没有真正花到患者身上。
有药品行业的业内人士坦承,“随着基本药物制度对药价的打压,有些低价中标的药品无利可图干脆弃标,进入医疗机构的仍是价格相对较高的药品”。所以,虽然官方宣布“药品价格比之前平均下降了30%左右”,但老百姓却根本感觉不到药品降价,因为便宜的药医院根本不用。国家的投入只不过是流入了医生和药商的腰包,而没有真正让患者受惠。尽管国家提高了补助水平和报销比例,但在医药勾结面前,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神木县由于是政府对药费买单,所以一开始就从制度上杜绝了这些现象。比如医生工资全额由财政拨款,不从患者身上赚取。彻底取消原来的“以药养医”的体制,药品按进价销售,停止采购单价30元以上的抗生素,严禁药房为医生统计个人处方数量。通过这些措施,斩断了医生和药商之间的利益链条,大大降低了药价,最终使患者受益。
一方面国家大力补贴,一方面医生疯狂开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当然不能解决。要想真正让看病难成为历史,国家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应该让医院回归公益,让医生的收入不再与患者挂钩。这样,国家投入的钱真正花到了患者身上,老百姓才能享受到新医改带来的好处。
新闻链接:神木医改不仅仅胜在不差钱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公开场合,对陕西神木全民免费医疗作出高度评价——
他说,此前知识界的主流声音是否定神木的,理由是:神木模式不具备可复制性,且可持续性存疑。但据他的核算,一年下来,神木县每人免费公费医疗花销是330元,若全国都按照神木标准实行免费公费医疗,4300亿元就可以实现。这一表态,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刚通过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一起,在新年之初给出了一个积极信号:医疗卫生事业回归公益本位,正从社会共识变成政府行动。
作为一个一度石破天惊的医改模式,神木全民免费医疗改革以其一年的成绩单,回答了当初一些人的疑虑——报销数额并非高不可攀,且出现下降趋势;全民免费医疗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一度是榆林市上访第一大县、群众“看病贵”反映强烈的神木,如今正逐步走向共享和谐。当然,我们并不指望这份成绩单的取得,能一次性扭转所有人的观念,毕竟,在医疗产业化早已深深嵌入体制肌体的大环境下,神木县的做法实在是太超前、太“个案”。那么,“神木模式”在其“个性”之外,又具备何种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化改革的内在“共性”?神木,确实是一只值得好好解剖的“麻雀”。
先看“个性”。神木医改能在巨大的争议声中毅然推行,有两个“离不开”。其一,离不开当地雄厚的经济实力。近年来煤炭资源开发及电力、化工等产业的大发展,使神木县从贫困迅速“暴富”,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第59,西部第4,陕西第1。其二,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决心和胆识。以令人咋舌的大跨步推行“全民免费”,其中风险可想而知,比如,可能会因财力难以为继,成为笑柄,也可能因“木秀于林”,遭来其他地区的无形压力。实事求是地说,神木医改确是“不差钱”的产物,但更可贵的还是当地党委、政府的执政理念——道理很简单,全国百强县那么多,能够推出全面免费医改的,为何唯有神木?
这就回避不了神木对于医改的“共性”启示。透过新闻记者的观察,我们不妨来探究神木医改初获成效的秘密——近年,为保证民生投入,县政府新办公大楼工程“搁浅”;县政府至今没有一家像样的接待宾馆,不仅没有投钱建,反而把原计划修宾馆的地块拍卖用来新建县医院……而与这种“小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县在“十大民生工程”上的“阔气”,如在教育方面,全面实施包括高中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又如全面实施新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对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实行免费供养政策……很显然,“医疗全面免费”只是神木民生改革的突破口之一,而之所以能实现有效“突破”,则在于公共财政和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功能的理性回归。这,无疑才是神木医改给其他地方最大的启示。
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预计为1266.7亿元。将这一数字与王振耀司长“(每年)4300亿元就可实现全国免费医疗”的估算相比,可见差距和缺口尚巨。仅凭这一点,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神木模式”的推广,又将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其难度绝对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