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药价 斩断暴利药畸形的利益链条

2010-05-29 21:23:07    来源:  作者:

  黑心利益链吞噬了药品“零利润”实验

    广东银行医院肝病专家杨炯为让患者治病不差钱,让医生有尊严,以出厂价将药品提供给患者,尝试药品“零利润”,但在各级压力下供销商被迫停止供药,“零利润”实验两周后夭折。在暴利药中,医院、医生、医药代表“利益均沾”,他们推出的“天价药”成为某些人“安全、合理”地牟取暴利的工具。(5月28日 广州日报)

    杨炯的结局本在情理之中,暴利药的背后缠绕着的是一条巨大的黑心利益链条。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院、医生……从药品出厂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利益既得者,这些利益既得者们利用手中的资源将利益链条紧紧地缠绕在患者身上。在整条利益链中,所有的利润都来自于患者,无论哪个环节成本增加,患者都是其唯一受害人,更可悲的是患者完全弱势,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要么忍受疾病,要么接受高价,两弊相权后,有能力的患者只能被动接受高价。

    其实,医药的购销市场是一个严重扭曲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完全由利益链的各个环节说了算,患者没有选择权,没有任何与利益链条博弈的砝码,只能受利益链条摆布。这种暴利药的链条性质等同于垄断却不像垄断一样受法律管制,因为整个行业都是这样,“法不责众”嘛,打着行业的名义想要追究责任都很难,就更谈不上打击了。所以许多药品成为某些人“安全、合理”地为牟利工具,而患者只能用健康或钱来买单。

    而更可怕的是,暴利药这个畸形的利益链条有自己的免疫能力,利益链条能够运行的前提是各个环节的“坚守”,而一旦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动起来。因此当杨炯以45元的价格出售“应该”148元的药品时,利益链条的免疫功能作很快出了反映,因为杨炯的做法影响了整个链条的利益,“劣币驱逐良币”理论再次起作用,将“背叛”链条的杨炯踢出利益链,然后整个利益链条又畅通无阻了。

    笔者认为,既然找到了暴利药后面隐藏的利益链条,就应该毫不犹豫的将其斩断。建议国家制定政策让公众通过听证、网站等方式参与到药价制定的环节,进行药价的监督;建议实行药价透明化,厂家直接公布药品出厂价格,严格限制药品销售过程的涨价比率;同时健全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彻底清除药品进入医院环节时的腐败土壤;加强市场监管,让公众抓住利益链条的“七寸”,增加公众在“医患博弈”中获胜的砝码,让药品的价格真正有利于承担价格的患者,让患者真正的有病能看,有病敢看……

    杨炯是暴利药利益链条的“背叛者”,却也是无助患者们的希望,为了防止重蹈杨炯被经销商和企业联手“封杀”的覆辙,政府就必须出面干涉,用行之有效的行动斩断暴利药背后的利益链,切实的维护患者的权益。我们期待黑心的利益链早日斩断。

  新闻链接:“药品零利润” 不该只是“乌托邦”

  最近,癌症辅助用药利润高达1300%的事情再次引起人们对高药价的关注。然而,广东银行医院肝病专家门诊主任杨炯却是另外一种心情:“148元的乙肝药我卖45元,为什么有人不准我卖?”去年3月19日全国爱肝日那天,他将零售价148元的乙肝抗病毒药阿德福韦酯片按进货价45元卖给患者,由于违反了业内潜规则,两个星期后,药商竟停止了给他供货!为何高药价掠财黑链坚不可摧?他感到不解。(5月28日《广州日报》)

  这名医生以成本价,将这种药物卖出,等于说药品利润为零。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想看看能否切断所有的利益链条,让患者治病不差钱,让医生有尊严。”但很遗憾,他碰上了一道叫做“残酷现实”的墙壁。

  据说是“违反了业内潜规则”。这个业内潜规则就是一条长长的药品利益链,医院、制药企业、医药公司、院长、主任、医生们,谁都要赚钱。

  74年前白求恩医生说:“让我们把赢利和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我们的职业因清除了贪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让我们把建筑在同胞们苦难之上的致富之道,看作是一种耻辱。”但到了今天,尽管几乎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都标榜着“非营利性医院”,但有几个人相信?

  回到现实来看,其实,药品价格高,医药企业、医药经销商在中间环节层层加价并不可怕,他们想赢利的动力也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公立医院在药品利润的诱惑下,失去了立场与位置,这就非常可怕。如果公立医院不做推高药价的帮凶,只销售零利润的药物,以药养医得到全面的祛除,药品产生的绝大部分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