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药品价格调整将开始

2010-08-02 22:29:32    来源:  作者:

  国家发改委再度治理虚高药价以维护患者权益

  近日,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医药报刊协会、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再次携手在北京举办“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系列谈第三篇‘医改背景下的药品新政’论坛”,药品价格再度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
 
    新一轮药品价格调整将开始
 
    药品价格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不仅牵动着全社会的敏感神经,也牵动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医药价格管理官员紧张的心。前一阵儿的“芦笋片事件”,以及媒体反映部分新进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集中大幅涨价的问题,让“我们感觉压力很大”。发改委有关官员如是说。
 
    面对业内“不从源头上面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只降低药价,是头痛医脚,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的观点,专家认为:目前我国有4000多家制药企业和13000多家经营企业,应该说,这个领域里竞争十分激烈,已经形成了竞争的格局。当前一些药品价格虚高表面上看是生产流通环节的不合理加价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体制、机制的问题。
 
    在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体制和机制下,医疗机构药品的使用环节相对垄断。流通环节是整个利益链条或利益流向的通道,虽然本身可能并没有获利,但流通环节的加价,使得药品虚高的价格最终得以实现。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流通环节药品价格管理。当然,最终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打破垄断,深化医改。但这个过程难度大,不可能一夜之间或在短期内完成。
 
    发改委有关官员虽也认可业内的观点,但认为药价也要降。就像人发烧,既要通过抗感染的方法治本,也要使用降温方法,不能任其发展。为此,主管部门必须采取一些措施,表明政府要加强监管的决心。
 
    据了解,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对部分药品开展出厂价格专项调查。调查范围是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以及部分已规定最高零售限价的药品,涉及900多家生产企业,近900个品种。
 
    选择的这些药品都是目前市场价格比较高的品种,经过各方面专家初步分析判断,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是发改委开展新一轮药品价格调整的基础工作,也是为下一步分批调整非基本药物价格奠定基础。此外,基本药物的价格也要进行动态调整。发改委官员如是说。
 
    企业自主定价药品将加强监管
 
    目前对企业自主定价药品,除药品招标采购有所制约外,对价格没有监控。专家告诉记者。
 
    发改委有关官员表示,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对企业自主定价药品的监管。要建立一套行为规则,对流通环节的加价进行监管,控制加价率。
 
    发改委的思路是:首先政府制定价格、核算标准;然后,对流通环节加价率设绿灯区、黄灯区和红灯区。如企业加价率超过黄灯区,就要进行监测,对进入红灯区的药品,价格必须退回,不退回的要予以处罚。这个正在研究的“反暴利”政策,旨在打击恶意抬高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对企业有可能以调高出厂价应对此政策出台的情况,发改委也已考虑到,该官员表示,我们第一步规范流通环节,下一步再治理出厂价环节。
 
    药价改革新政中优质优价的新思路
 
    据悉,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新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在控制涨价的同时,将配合招标采购,促进企业通过竞争合理降低价格。
 
    目前,这个酝酿了两三年的新版《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正在征求意见,一些企业已经拿到相关资料。据了解,业内一些专家对此新版《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并不看好,甚至强烈抨击,称其倒退。
 
    发改委有关官员在会上对新版《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进行了解读。
 
    新政策明确了由政府制定限价,提出了定价成本新概念,即不是企业发生的所有成本,都被认可,除成本基础价外,引进药品差价比价规则,拟对同类药引入经济性评价方法;对核算控制标准进行了调整;对政府定价品种在实际操作中有约束;对一些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不再使用“原研药”概念等。
 
    除了上述这几个变化外,还有一个变化是企业最为关注的,即对单独定价政策进行了改革。
 
    西药叫单独定价,中药叫优质优价。过去是由行业推荐论证,新政将有大的改变,不再搞专家论证方式,而是采用事先明确条件、对号入座方式。发改委有关官员表示,尽管操作上有些问题还要研究探讨,但思路不会变。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