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包装、换名字、换剂型之后又重新上市,是名副其实的换汤不换药”。
“我曾经碰见一名患者,体内有耐药菌,我问他是不是用过环丙沙星,他说没听说过这名字。后来我让他把曾经吃过的药盒给我拿来看,结果发现他原来天天都在吃,药物成分相同,只是药名不同而已。”青医附院副院长孙运波也表示,像环丙沙星,它是由国外研发出来的,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副作用小,疗效好,起初业内人士乐观地估计可以用上10年,但当国内药厂一哄而上生产时,不到2年就出现了耐药情况,“现在这种药已经对五六成病人失去了作用”。
抗生素销售额能占一半
在抗生素使用早期,它帮助人类战胜了不少疾病,但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滥用,带来的不良后果也愈发严重,比如耐药菌株增多,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等不良反应增多……事实上,抗生素被滥用不只是在大医院,一些基层医疗机构、药店也非常普遍。虽然国家药监局早在 2005年就要求抗生素必须凭处方才能购买,但现实情况却事与愿违,无论是片剂、胶囊,还是针剂,在岛城很多药店都可以轻松买到。
“抗生素销售额至少能占药店的半壁江山,谁愿意舍去这部分利润?况且我们卖的药比大医院还要便宜。”青岛一家药品连锁店负责人并没有觉得违规卖抗生素有何不妥。他认为,药店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贩卖抗生素。
更让人忧虑的是,抗生素还被大量使用在兽药、饲料里面,人如果长时间食用含有抗生素的肉,就很容易在体内产生抗药性。“我曾经在农村调查过,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类等很多抗生素都被用来饲养家禽,而且添加的量要比人吃药多得多,还有很多人种水果、蔬菜等农作物也使用抗生素。”孙运波非常担心,在超量抗生素饲养中长大的家禽,有可能会产生人们从未遇见过的耐药菌变种,其后果也将是灾难性的。
■讲述 成本价每支仅10元到患者手里成160元
作为一名医药代表,李先生坦言,一种药品从药厂生产出来,到最后由患者购买服用,经历了这么一个流程:药厂→医药代表→医院→医生→患者,与这个流程相对应的是一条药价飙升路:生产成本价→提货价→批发价→医院进货价→医院零售价,这也织成了一张紧密交织的利益网。药厂、医药代表、医院、医生都成为“网上”的利益共同体,层层加码直接推高了药价,最终为之埋单的是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