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类一般药品的利润在40%以上。D类品牌药利润最薄。药店对店员的考核以卖了多少A类药为主。
药厂或代理商聘用人员直接驻店。很多小药店的销售人员是药厂或药品代理商家聘用的,然后将其分派到各个药店,对其自身产品进行推销,药店从中收取一定费用。
利润高的药物摆放在显眼位置。药店为了让人购买,通常把价格高、利润高的药物摆放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低利润的则摆在犄角旮旯。店员会把高利润的药物在销售单上做记号,方便向顾客推销。
喜欢卖中药。治疗相同病症的药物,西药和中药的进价可能都不高,但是一上架,中药价格往往高于西药。北京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张亚同告诉记者,中药里,如果更换其中的几味药,其治疗效果变化不大,但仍被视为一种新药。国家并没有针对每味药实行价格标准,一些小药厂就会钻价格空子,牟取更多利润。
借助药品名称哄骗消费者。药品本身并不是顾客需要的,但推销人员会因顾客对知识的不了解,用名字来骗消费者购买此药。比如牛黄消炎片,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但店员会把它当作西药里的“消炎药”来卖。如顾客感觉不对,他们会解释,中药副作用小等。甚至通过花言巧语将保健品卖给顾客。
“杂牌军”售价紧盯大品牌。同一类药物在药店柜台能找到多则十几种不同厂家、规格的产品,售价各不相同。其中,除了一两种来自大厂家外,其余大部分都是“杂牌军”。小品牌的药物进价自然比大品牌的低,售价却与大品牌相当,甚至更高,药店店员更愿意推荐此类药。
快过期的药抢先卖。药品过期则不能上架销售,损失要药店担负。自然而然的,快要过期的药,便被店员抢先销售给顾客。
专家支招躲开陷阱
张亚同说,首先,消费者应该适当了解药品的相关知识,这才是保证不被欺骗的关键。销售人员都是针对消费者的无知下手。如不放心最好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去,说清楚所要购买药品的名称、品牌和生产厂家,推销者再巧言善辩也无处施展,只能按要求取药。
其次,如果实在不知道所买药品信息,也可以听取一定的推销。但如果遇到店员过分热情地推荐药品,还得多留个心眼儿,主意还得自己拿。同时也要提高警惕,以免一不留神掉进推销员设置的陷阱,多花了钱还买不到适合的药品。
再次,看好包装信息。认清“药”字号、“健”字号以及“食”字号,以免错买回保健品,延误了病情。还要注意生产批次,不要买过期或临期药。尽量选择知名药厂生产的品牌药。降压药、降血糖药以及抗生素等药物不建议在药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