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多年里,为解决药价虚高、看病贵,政府已有过多次努力和多种改革尝试。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到各省市级医院用药实行统一招标制,从核定药厂出厂价、限定医院最高加价15%卖给病人,到强调医生不得开“大药方”……光是发改委层面的药品降价,就前后经历了20多轮,每一轮,都有减轻病人负担若干亿元的预期“效益”。而落实到百姓层面,感受却并不明显,“药价虚高”、“看病贵”仍然是整个社会不能承受的重。前一段曝出的出厂时15.5元、医院卖给病人变成213元的“天价芦笋片”丑闻,即可为此注脚。
我们似乎一直在期待着,能有某个“绝招”一出,就能终结“看病贵”的顽疾。却忘了,医药体制改革、药物价格管理,原本就是世界性难题,何况又是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环境“一年一个样”的剧烈变动期,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远没有建立和完善的背景下。真正要根治顽疾,需要的不仅是频频出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要着眼全盘,做好科学而审慎的系统规划,全民医保和医疗费用支付制度、医院运行和监督机制到基本药物制度、医药分家等等,皆为一体,系统考量。否则,单方虽好,一进系统的现实环境,便会失效,或者干脆被念成歪经。
希望这一套新医改的组合拳,能有实效。一个“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药环境,百姓们已等待得太久、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