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好得快是迷信 输液对患者医院都不合算

2011-01-09 17:23:27    来源:  作者:

  医院确实存在利益驱动

  众所周知,目前的公立医院存在趋利动机。那么,输液多配药少,是否是医院有意为之?

  “从经济上讲,输液无论对患者还是医院都不"合算"。”潘曙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普通的二代头孢菌素为例,一盒药40—50元,能吃三天;而同样的药品,静脉输液一天至少80元,还不算病人来回的交通成本。医院也亏本,输液收费6—7元,但要提供价值几元的皮条,加上场地和护士的人力支出,“至少在上海的大医院是收支倒挂。”

  过去看病,打针是常事,为何现在少了?业内人士说,肌肉注射的花费比口服药贵,比输液要便宜一半,但目前医院打针大多局限于一些特殊药品如胰岛素等。一个原因是抗菌素的剂型发生了变化,适合肌肉注射的较少,医生可选择面窄。另外,打针要往返多次、生理疼痛、对隐私的顾虑等,都造成病人的接受度较低。

  但专家同时指出,输液如此之多,与医院的利益驱动也脱不了干系。专家坦言,在某些医疗机构内,对病人不管是否需要都是“三素一汤”,即“抗菌素、激素、维生素加生理盐水”,说穿了就是回扣或者加成高。虽然近几年申城大医院的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逐年下降,但还是多在40%左右,而国际上的平均数据是20%。“在药品收入还是医院主要收入的前提下,让医生主动拒绝病人的输液要求,放弃更高的收益,显然不现实。”

  加快医改遏制过度医疗之源

  专家表示,输液泛滥对抗菌素滥用推波助澜,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超级耐药的病例多次出现,表明警钟已经响起。但除了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帮助普通患者纠正不良用药、就医习惯外,还需加快医改步伐,从源头上遏制输液泛滥等过度医疗现象。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是一个契机。上海交大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进说,今年开始,上海的基层医疗机构都将配备使用688种基本药物,不但可有效遏制药价虚高,降低医药负担,市民卫生保健和基本医疗需求也能得到满足。他建议,大医院的基本药物目录应早日出台,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此外,政府责任也不可缺失。以闵行区为例,近年来在信息化手段的帮助下,政府监管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社区医院输液率保持在10%左右。

  孙晓明说,目前我国医保是事后按项目支付,造成大量的浪费。而国际上先进的方式是按社区人口支付,即根据社区人口设定一个合理的医保额度,支付给该区域所属的医疗机构,由其控制支出,促进节约。在医院,则实行按病种支付,规定某种疾病的费用上限,可有效杜绝大处方、大检查,控制包括输液泛滥在内的过度医疗现象。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