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我还有几盒驴胶补血颗粒(128元/盒)多少钱收?
药贩:是补药啊,这个没收过,你拿发票来,我按七折收。
记者:家里还有些过期药,你们收吗?
药贩:收,不过价钱低些。看药的好坏,按二三折的价钱回收。
记者:价钱太低了吧!
药贩:过期药,要么扔了,要么送到药店回收,一堆药才给三五块的兑换券。
记者调查中发现,药贩虽然打着高价回收的招牌,但实际回收价格也很低,在实际交易过程中,还要以药品是否打开包装、生产厂家的知名度、药品离过期时间的远近等理由打压,老百姓实际能拿到的钱也只有药品原价的四五折。
调查三 回收的药品流向何方?
药贩子行踪很诡秘,当记者以出售药品为名问及他住处时,他们总是“热情”地表示要上门服务。调查时,记者曾向药贩问及回收后的药会卖到哪里,他们总是缄口不答。
记者在太原市的一些药店调查时了解到,市内各大医院、大型药店目前的进药渠道都很规范,台账登记详细,不存在一些来历不明的药。医生推断,回收来的药只能流往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不规范的私人药店或诊所。阎先生是洪洞县一家村镇诊所的从业人员,他告诉记者,店里除了一些医药代表推销来的药品外,还时常会有一些药贩子来推销便宜药,价格比厂家卖得便宜很多。虽然上级有规定不准随意进药,但难免有一些小药店、小诊所会贪便宜进一些。农村人吃药也不讲究,只要便宜就有销路。
记者调查时了解到,虽然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整治药品价格,但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仍然存在。到大医院看感冒至少也得百十来块钱。回收来的低价药回流到一些小药店和诊所,对一些低收放人群来说无疑有很大的吸引力。
调查四 如何破解药品回收难题
记者从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那里了解到,药品是国家进行特殊管理的一种商品,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除中药材外,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因此,收药者这种倒卖药品的行为属违法行为。
纵观药品回收链条的两个环节:首先是有存药的市民为药贩子提供了“货源”,但他们的药是从哪里来的?源头还在医院的大药方和公费医疗在监管体制上的漏洞。其次是药贩子把药卖往了小诊所,但小诊所的消费群体又是谁?正是农村贫困人口、农民工和城市贫困人口。他们在小诊所消费回收药的源头还是农村医疗体系的不完善和城市看病贵等问题。
目前的紧迫问题一是在全面铺开药品回收机制,不要把回收药品的重担压在药店头上,减少药品回收的繁文缛节,从源头治理。可以借鉴家电产品污染环境国家强制厂家回收的原则,加大药品回收力度,由厂家负责把流入社会的过期药品回收,这种手段一是可以洁净社会;二是可以扼制药价虚高造成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问题。二是加大药品回收的规范力度,杜绝药贩随意回收药品的行为。药品回收利用关乎人民生命安全,不能儿戏。因此管理部门可以从加大处罚力度入手,采取强硬措施,断绝药贩回收药品牟利的途径。
按照相关规定,药品的存储条件和销售有一套完整而严格的规定。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而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也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制造和销售假药危害人民健康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同时,让广大群众对过期药品的毒副作用、使用危害提高认识,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宣传科学用药知识和药品法律法规是难以达到大范围回收过期药品的目标的,因而各相关单位必须创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以一种更有亲和力、号召力的方式,让群众易于接受,愿意主动将家里的过期药品拿出来、交上来。长远来看,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要靠整个医疗体系大环境的改善。只有让多余的药流不出来,过期的药没处可销,贴满城市的回收药品小广告才能从所有人眼睛里消失。